第二十一章军中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二十一章军中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十一章军中

    当时在陈宜中身边的人并不少。

    但是经历过,从临安到福建,重立朝廷,各种战事。甚至一度兵锋都冲到了陈宜中面前。

    这么多年赵忠也就一步步历练出来。这其中自然有陈宜中的栽培。

    陈宜中很早就知道,他即便贵为丞相,但是军中没有自己的人也不行。说话不管用。赵忠就是他准备安排在军中的棋子。

    只是,一切发展都太快了。

    鞑子穷追不舍。

    陆秀夫,张世杰还-----?

    “算了。为尊者讳。人都不在了。”陈宜中心中暗道。打断了自己的思路。

    “赵忠,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吗?”

    “听相爷安排。”

    “不。”陈宜中说道:“我现在老朽无用之人。你在我这里,只能看家护院。而今正值用武之际,你的能力我想来知道。纵然不如张万,也足堪大任。在我这里委屈了你。我豁出这张老脸,也能给你一个安排。但也是最后一次了。”

    “所以,这才问你有什么想法?”

    陈宜中真的放下了。

    他从安南带来的人,虽然大多都散去了。但是最核心的还有十几个人。就是以赵忠为首,这一批人素质极高。不比当初保护张云卿的人差。赵忠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

    给他几千兵马,他也能料理妥妥当当。

    这就是陈宜中给自己留的后手。

    万一,万一虞醒有一个歹心。万一陈媛的秘密泄露。陈宜中还有最后一层保护。

    但是今日与舍利畏一番,让他忽然明白。

    没有虞醒,就没有而今的一切。

    离开昆明,离开云南,又能去哪里啊?

    陈宜中也渐渐明白虞醒这个人,气魄极大。大抵真知道陈媛的身份,也不会做什么。

    甚至或许能封一个公主。

    陈宜中自然不愿意让陈媛当这个公主。但也没有太多防备之心了。

    甚至担心,他越防备,就越引起虞醒的注意与不满。

    索性将这些人都散了。让他们加入汉军之中,给他们谋一个前程。也算是对虞醒表明心意。

    他毕竟是大学祭酒。在昆明,自有汉军保护。

    不需要这些人了。

    “我自己的想法?”赵忠沉默了。

    眼神中有一些迷茫?

    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

    不得不承认,大宋对武人的规训是有一些效果的。赵忠一辈子几乎没有为自己想过,少年苦练武艺,继承父祖之位,在殿前当差。后来遭遇乱世。听陈相的。

    一路走到今天。

    忽然让他自己选吗?

    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了?

    参军?汉军内部的情况,他听说过一些。到底不太清楚。

    “你好好想想。”陈宜中说道:“殿下从临安回来之后,大概会进行一次军队整顿,到时候人员会大调整,空位多,你有想法,我豁出去给谋一个位置。但是错过这个机会,就不好办了。”

    “是。”赵忠习惯的说道。

    直到赵忠离开了陈宜中书房,还在想着一件事情。

    “未来?我未来做什么?”

    他家小都在临安,而今处境,都不敢去想。自己孤身一人,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想法。而今忽然面对选择。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明天出去打听一下吧。”

    ********

    第二天一早,赵忠就去了昆明城中。

    一进城,就决定比往常繁华太多了。

    一方面是年底了。

    今年一年,前方有一场大战,固然很是艰难。但是谢枋得总体控制了对民间的伤害。朝廷的亏空非常厉害,但是百姓并没有感受到亏空带来的压力。反倒是一个个都有钱了。

    很多前线运粮食的民夫都得到了赏钱。

    对他们来说,今年其实不算太差。

    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大军回营了。

    无数将士带着丰厚的战利品。自然要大加挥霍了。

    两者叠加,昆明城中比前鞑子在的时候,繁华太多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大量货币涌入。大家都有钱了。货币贬值有滞后性。而今大家还没有感觉到而已。

    赵忠可不知道这些,只是觉得昆明城中人很多。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打听。

    先后去了政事堂,枢密院。

    他自然不敢进门,在门外看着告示。对汉军很多信息都有一个了解。

    “这些消息,只是浮于表面的。”赵忠心中暗道:“我需要找人打听一下。”

    找谁打听?

    赵忠有办法。

    他在枢密院对面一家酒馆坐下。

    这里酒馆人特别多。

    全部都是军中底层军官。

    真正中高层将领,他们一般不出来吃饭。即便出来吃饭,也不会在这种路边小酒馆。底层的士卒,他们是没有机会在枢密院出入的。

    而大战之功,要升官的,要补缺的,要调整编制的,给部下要抚恤金的。枢密院事情办差了,要纠正的。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现实不会发生的。

    大战的时候,整个枢密院都前置了。王四端都在最前线了。那时候枢密院大猫小猫三两只,闲得很。

    而今王四端一回来,开衙办事。

    好家伙。公文能淹死人。

    连带枢密院附近的小馆子,个个爆满。

    赵忠本来想听一耳朵。然后找人具体谈。但没有想到,一坐下,店小二就问:“客官,可否拼个桌,这实在没有地方了。”

    赵忠自然答应。

    片刻之后,一个军官过来,与赵忠打了个招呼:“小弟方和,不知道大哥是那个军的?”

    赵忠军中出身,身上一股行伍的气质。也难怪方和会认错。

    赵忠说道:“在下赵忠。不知道方兄弟是那个军的?”

    “还不知道,兄弟是大理人,之前在云南军,在贵州,殿下召见各级军官,有幸与殿下说了几句话,这不就升了。按照规矩,不能在云南军了,具有去什么地方?还不知道。”

    因为军中新兵是枢密院统一训练的。

    或许因为军中将领指挥风格不同,各军在战术有自己的特点,与擅长。但是底子却是一样的。

    虞醒自然没有明文规定,升官之后不能在原部队任职。但是虞醒之前,就是用这种手段,将各部混杂的军队,融为一体,虞醒本部,张万旧部,奢家军,云南降军都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云南汉军。

    而政策是有惯性的。

    虞醒之前因为是打破私军限制,在调动的时候,就是混杂的来。

    现在已经成为潜规则了。

    那就是如非必要,或者主将强烈要求,否则军官一旦升迁,就不会留在原部队。

    众所周知,潜规则比明规则,更根深蒂固。

    赵忠看出来方和其实很高兴的,就顺着方和的话:“是升指挥使了?”

    方和都笑出花来了。

    “副的,副的。”

    “那可惜了。”赵忠说道:“那找找门户,不能搞一个正任-----”

    “别。”方和说道:“赵大哥,别开玩笑,这事是万万做不得的。”

    汉军体系,包括枢密院体系是虞醒一手打造出来,这些人才是虞醒的嫡系。政事堂体系中,降官特别多,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用。但是枢密院中,不敢一点贪污都没有。但是却也谈之色变。

    大多人数都要按规矩来。

    当然了,虞醒定下的规矩也尽可能公平,让大家都服气。

    “开玩笑。”赵忠笑道:“小二上壶酒。”

    赵忠敬了方和一杯,算是赔罪。

    几杯酒下肚,方和话就更多了。

    “其实如果是去年,我这战功说不得就能正任了。”方和也有一丝惆怅:“而今不一样了。这一次大战后,殿下已经定下了,不大规模扩军,也就六军诸班直的编制。”

    “上面哪里有位置啊。”

    “之前都没副职,这一次都有了。”

    “之前能直接升指挥使。现在非要当几年副指挥使了。”

    “就差一年,就是天壤之别。人家是从龙旧臣,我们哪里那么容易后来居上啊。”

    其实军队升迁本就如此。

    张万从军多年,但在张珏麾下,最多的时候掌管万余大军,那还是临时派到张万麾下的。很多时候张万本部,也就几千人。

    是张万没有能力指挥几万大军吗?

    不是。

    张万上面有张珏,四川就那么多军队,张珏还没有死,张万去哪里有几万大军指挥?

    现在汉军正规化。

    下面的将领也是如此,都头,营指挥使,军指挥使,诸军指挥使,加枢密院衔。中间增加了无数层级。只能一步步爬。

    对下面的人来说,是一件坏事。

    从军差了一两年,他娘的,就要爬上十几年才能达到前面人的地位。

    但对虞醒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说明整个汉军精锐化程度高了许多。

    之前虞醒打仗,缺兵少将。而今如张万这样能独领一军,担任方面之任的将领,还是很少。毕竟这样的将领,不敢说可遇不可求,但每一个时代,其实也不多。

    但是下一级别的将领却多了不少。

    整体上来说。板凳厚度增加了许多。

    将来如果有需要大扩军。

    军官数量也是能够支撑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