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安南使团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十三章安南使团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十三章安南使团

    虞醒说道:“最近与临安与安南那边货物来往多吗?”

    “多。”龙子仁说道:“以李家为主,但是一些别的商号也加进来了,特别是当地土司,龙,禄,白,李,等地头蛇,也有参与。其实殿下不来,我也有一个想法,想禀报给殿下。”

    “什么想法?”

    龙子仁说道:“我想迁徙治所,修建新的临安城。”

    “自从安南与我们大举通商以来,已经在红河码头形成一片新的聚集区。繁华胜过建水县。殿下这一次来,我想今后,这一条商道会更加繁华,是以想将治所迁移过去。修建新城。一来分商道之礼,二来也是防范安南。”

    分商道之利就不用说了。

    红河北岸码头,一定会成为水陆转运中心。

    单单征收商税,就够临安府用了。

    当然了,关税这东西,虞醒是决计不可能留给地方的。但即便如此,双方贸易附带的好处,也够临安府用了。

    或许有人要说,即便不迁徙治所。难道这好处就不是临安府了。

    这真不好说。

    一方面府与县是分锅吃饭的。县里吃撑,未必给府里。

    另外一方面,虞醒对云南统治力量还不够深。这么大一块蛋糕,龙子仁不过去镇着,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染指了,比如当地土司,这些人才是地头蛇。

    另外就是防范安南。

    后世老街与河口,而今还是一片荒芜。

    这座新修的临安城,不仅仅是商贸重镇,也是安南如果进军云南的第一道防线。

    未来数年之内,虞醒是看不到安南与云南交恶的可能。但是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虞醒说道:“这一件事情,我同意了。不过,只能动用你府里的财政,政事堂不会给一分钱的。”

    龙子仁说道:“请殿下放心。给我数年,我给殿下一个临安新城。”

    虞醒说道:“安南那边来人吗?”

    “没有来。”龙子仁说道:“不过我打听过了,有几艘船停在下游已经好几天了。”

    虞醒一听就明白。

    这是要占据主动权,重要的一定要后来。让虞醒等他们。而不是他们等虞醒。

    虞醒心中一动:“如此再好不过了。”

    本来虞醒还想如何给安南那边下套子。而今看来,或许不需要。

    因为安南自己对这顶帽子就相当渴望。

    虞醒心中暗道:“正合我意。”

    虞醒看着龙子仁忽然有些感慨,说道:“你长大了。这一次你跟着我一起吧。”

    经历过许多事情,而今的龙子仁再也不是当初的小孩子了。

    虽然在很多事情上稚嫩,但是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虞醒自然要多加培养。

    这样重要的场合,多经历,对年轻人是有好处的。

    *******

    红河两岸崇山峻岭,大有遮天蔽日,一直进入安南境内,河口以下,才堪堪开阔。

    而红河码头就在蛮耗。

    蛮耗在此之前,不过是一个小村落。而云南与安南有官方接触之后,立即成为重要河港。

    不过年余增加了千余户。

    也是龙子仁所拟定的新临安城所在。

    此地临河背山,有一条小路蜿蜒北上。龙子仁所拟定的规划。城下港口,城后有山。大有四川山城的规模。如果将来,与安南交兵,此城就是一道天险。

    城池规模也不大,战时驻兵三五千,足以让百万之众逡巡不前。

    终于到了腊月初八。

    安南使臣团,这才姗姗来迟,不肯早到一日。

    虞醒就在站在码头上,看着数艘大船,缓缓的靠岸。

    红河吃水是很深的。

    在下游能容纳汽船,而今的安南的船只,在虞醒的心中不过尔尔。但是想起云南陆路的艰辛,几百斤一车粮食,数以万计的粮食,需要多少来运输。而这一艘船,最少能容纳几百石。顶一两千人的运输量。

    虞醒内心中不有生出的羡慕。

    船只靠岸。

    迎面而来的正是老熟人,陈国峻。还有一个人落后陈国峻一个身位,看形象也不是随从。

    虞醒与陈国峻寒暄过问道:“这位是-----”

    “外臣,陈庆余添为副使,拜见汉王殿下。”

    虞醒看过陈国峻脸色不变,却稍稍有一丝不自然。

    就知道,这个人与他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这并不奇怪。

    正使与副使。一把手与二把手之间,总是有一些问题的。也是上位者互相牵制的手段。

    虞醒不以为意,伸手说道:“请。”

    陈国峻退后一步,说道:“汉王殿下先请。”

    虞醒说道:“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

    “不然,之前是我陈国峻见虞公子,而今是安南正使拜见汉王殿下,礼不可废。”

    虞醒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了。就走在一前面,陈国峻落后半步,虽亦步亦趋,却亦有不卑不亢的态度。

    陈庆余在后看着,无数心思涌上心头。

    贵州之战,安南上下震惊。

    即便虞醒不派人过来,安南也要派人去云南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能让不可一世的鞑子,承受了起兵以来第一大败。

    正使自然是陈国峻。

    不仅仅是因为陈国峻,是安南宗室重臣,手握重兵,军事上的事情,他最在行,也是因为陈国峻在与云南贸易上,占据了巨大的份额,获取了很多好处。

    而陈国峻本身并不是多爱钱。

    倒不是说,陈国峻有多高尚。

    而是真正成大事的人,都知道钱不过是死物而已。

    很多人只知道,岳家军,冻死不折屋,饿死不虏掠。却不知道岳家军在商业上其实成功的。只是这些商业上的利润,全部用来发军饷的。

    只要让士兵吃饱,才能强调军纪。

    同样的事情,陈国峻并没有将这些利润独享,而是分润出去。特别是与云南最大宗的生意。就是粮食生意,陈国峻自己固然是大地主。但是也满足不了云南大胃口。

    他从各地势力高价收购粮食,转手买到云南。自己赚了差价,也让很多人感激,分了他们一杯羹。

    于是,本来声威就高的陈国峻,声望就更高了。

    这样的情况,安南国主是坐不住的。

    陈庆余此行的使命之一,就是将云南的粮食贸易,从私人的,变成国家的。从此之后,双方粮食贸易是公对公,私人不得参与其中。

    安南国主对陈国峻进行了很多安抚与让步。

    而且陈国峻也知道,这也是必须的。

    盖因,云南粮食需要越来越大。可以说,只要云南一打仗,就必然有几十万石的粮食缺口。甚至更多。

    单凭陈国峻个人的影响力,粮食生意,已经有些吃不下来了。

    但是要说,陈国峻自己心里舒服,那也未必了。

    李辅叔操持粮食贸易,顺便搞一些其他贸易,毕竟将云南的铁买到安南,不过两年就有十几万贯的家底,那陈国峻又从中获得了多少利润?而钱与权之间,也是能相互转化的。

    陈国峻固然以国事为重,但是内心还是有疙瘩的。

    对陈庆余来说,这一次出使也是相当重要的。

    他必须做出功绩来。

    这个功绩并不是在云南与安南之间有什么建树。

    这是正使的事情。

    他的作用就是将安南国主的影响力,渗透到云南。不能让云南方面认为安南就一陈国峻而已。

    随着云南对于安南越来越重要。

    安南国主在很多事情上,也要考虑云南的想法与意见。

    安南固然是云南最重要的粮食来源地,也是最有可能成为盟友的国家。而云南何尝不是安南除却鞑子之外最重要的邻国。

    安南国主,可不希望本来就是国中重臣的陈峻国,还能挟云南自重。

    陈庆余作为副使的目的就在这一点。

    当然了,陈庆余也有自己一点小心思。

    那就是想从云南与安南贸易之中,分一杯羹。

    钱,谁不爱啊。

    只是他此刻看见了虞醒与陈国峻的交谈。

    “这一件事情,不好办啊。”陈庆余心中暗道。

    最少,他现在还没有想明白,从什么地方下手。既不能让云南方面觉得,安南内讧都搞到外人面前了。从而让云南轻视安南。也不能将陈国峻惹毛了。毕竟,陈国峻是正,他是副。陈国峻是重臣,他不过安南国主的宠臣。陈国峻是近支宗室,皇帝表兄弟,他是快出五服的远支。

    龙子仁安排一行人在一处凉亭落座。

    虞醒有意淡化官方态度,想拉近与陈国峻私人的关系。

    故而在此处设宴款待。

    这凉亭是龙子仁新修的。

    居高临下,一眼望去,滔滔河水,蜿蜒在脚下绕过,滚滚而东。

    红河又称元江,盖因红河两岸多是红色砂土,卷入河水中,呈现黄红色。

    “还没有恭贺殿下,旗开得胜,大败鞑子,阵斩阿里海牙,威震天下。”陈国峻说道:“说句实话,我之前想过,殿下能够击退鞑子,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会如此收场?”

    “从此之后,天下第一名将,就多了一位候选人。那就是汉王虞醒。”

    “外臣,为殿下贺。”

    “为万民贺。”

    随即举起了酒杯。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