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老杨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六十二章老杨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六十二章老杨

    清水寨。

    李佛奴正在与老杨说话。

    经过大调整后,李佛奴这样出身的昆明兵,已经分散在各军之中。李佛奴历次作战表现出色,已经成为指挥使,下面好几个营头,负责后方到清水寨的物资转运。

    老杨是清水寨的主将,也是昆明兵出身。

    也是在当年昆明夜战的一员。

    而今战友相见,难免多说几句。

    “老李,”老杨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塞给了李佛奴。“带给我爹。”

    李佛奴打开一看,说道:“老杨,你这是犯军法的。”

    这包裹里却是一下金属物件,不规则的金银块。

    李佛奴一看就知道,这就是鞑子军将身上的金银饰物,被人给融了。工艺不好,才能出这个样子。

    按照军规,虽然说从敌人身上得到的小物件,上面不过问。但是,金银不在此列。发现金银要上报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融掉。

    因为,那种带有明显鞑子风格的东西,金牙,金耳环,刀柄上的饰物,一眼就能看出是战利品。但是融成金银块,谁知道是从战场搞到的。

    “哎-----”老杨压低声音说道:“你别那么死板。朝廷就给你几亩地,不在战场上捞外快,怎么娶媳妇啊。”

    “你不是已经娶了一个?”

    “我不能再娶一个?”老杨梗着脖子说道。

    “怎么,你想告发我?”

    李佛奴叹息一声,将包裹塞进怀里。说道:“下次别让我做这样的事情,拉我下水。”

    战场的战友,那是过命交情。

    李佛奴能怎么办?

    “我走了。”李佛奴说道:“我下次看看,有没有嫂子的书信给你。”

    “你也小心。”老杨说道:“我觉得,而今的局面------”

    老杨说不上来。但是总觉得不安。

    “知道了。”李佛奴知道老杨虽然滑头,但是谨小慎微。这才是张万将他放在这里的原因。老杨胆小,有胆小的好处。

    “你也小心一点。”

    老杨目送李佛奴出了寨子,一路向西山而行。一行人蜿蜒在山中行进,只到看不见。

    “指挥,宋阿重带来一批物资。”

    “宋阿重?”老杨眉头一皱,说道:“我们和他们有交情吗?”

    “上面可是说了,要我们照顾一下这些宋家的旧部。毕竟,那位宋公,可是位列枢密了。说不定将来,就是我们的上司了。”

    “他妈的。”老杨暗骂一声。

    “去看看。”

    ********

    老杨见到宋阿重的时候,已经是满面春风了。

    “宋老弟,什么风将你吹过来。”

    “杨指挥,我是没有办法,但凡有办法,也不会来你这里,我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缓急的人吗?”

    “之前,不知道你们打仗这么大的架势?”

    “好家伙,方圆百里,都没有一家人做生意了。”

    “只是,一寨子人在山中,有些东西总是要用的,不管是盐啊,铁啊。否则这日子没有法子过了。”

    老杨没有听出来什么问题。

    宋阿重他见过的。

    毕竟宋隆济投奔云南,宋家迁移的时候,宋家重要人物与云南这边的人都打过照面的。所有多熟悉倒是未必,但是脸绝对不会认错的。

    而且宋阿重这种问题,老杨也见过不少了。

    很多部落都遇见宋阿重一样的问题。

    他们低估了这一场大战的规模。

    对于打仗,这些部落从来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这些部落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都是用这个办法。甚至搞大了,双方纠结几万开片,也不是没有的。

    虽然这一次汉人与蒙古人打得规模更大。并不觉得有太多区别了。

    但是一打起来,就知道。不对。双方战争观念,根本不在一根弦上。

    这些部落之间的战争,更多是争夺水源,争夺地盘。利益划分不平衡。打打谈谈。绝对没有那种亡国灭种的想法。

    盖因贵州,乃至于西南纵然山多地少,本质上是地多人少。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将对方杀光了,要地方也没有用。而杀不光,今后结了死仇,也不好办法。

    他们之间的战争,更类似汉人村落的争水。

    男丁全部上,打得对方没有脾气。问,服不服。

    服了,这一条河是我们了。

    不服,再打。

    等将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打过来也是一样的。

    即便真结了死仇,两部落见面就厮杀。

    但是农忙季节,却是不厮杀。因为要种地。

    他们不觉得打仗会影响他们生计,你们打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日子。有什么区别。

    但是汉人与蒙古人的战争,却是这个时代烈度最高的战争。所过之处,尽为焦土。

    每一个要点,每一处城垣,都是反复争夺。

    双方真打仗的,不要说商队的。就是各部落人不躲进山里,也会被波及。

    一个月也就罢了。

    但是战事已经持续三个月了,还没有看见一点尽头。汉人与蒙古人还在努力奋战,山中各部落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很多物资开始短缺了。

    宋阿重这样来求物资的,并不是第一个。

    “宋兄,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朝廷有章程-----”

    “杨指挥,我懂。我懂。”

    宋阿重一挥手,让人送过来一个麻袋。打开堆在地面上。

    是人头。

    用石灰腌制过,龇牙咧嘴的人头。

    老杨低头一看,说道:“不错,全部是真鞑子,这有十三个?”

    虞醒为了鼓励各部落杀鞑子,对鞑子首级,是有赏格的。

    而且不仅仅是赏钱,还作为信物,表示与鞑子势不两立后,才享受云南一系列政策。

    真鞑子就是蒙古人。

    阿里海牙动用了二三十万大军,但是真正的蒙古人比例其实很少的。

    而各部落实力有限,这一段时间杀元军的有,但是真杀蒙古人的却少之又少。

    老杨不由得对宋阿重另眼相看。

    “杨指挥,好眼力,正是真鞑子。”

    “说吧。你要什么。”老杨细细查看过,绝无差错,随即问道。

    “什么都要。”宋阿重从怀里掏出一个单子,说道:“杨指挥,您看看。”

    老杨拿过来一看,微微皱眉,说道:“你要的东西,不少啊。不过,你应该知道,而今战时,从后方运输物资到我这里,价格可翻了好几倍,你这个赏格,不够。是要先赊账吗?即便是赊账,也赊不了多少。”

    老杨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持与贵州城的联系。将物资顺着水路送进贵州城中。

    其次才是其他任务。

    贵州的道路运费比物资本身都贵,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老杨故意抬价。

    而且老杨也要保证军用物资,剩余的才能做其他的。

    “我们有粮食,用粮食来换可以吗?”宋阿重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粮食?”老杨眼睛一亮,说道:“你有粮食?”

    粮食是所有物资之中消耗最大的。而且从云南运输粮食,成本太高了。贵州这一带,放在中原,也不算什么产粮区,但是在贵州群山中。好歹还能产一些粮食。

    如果能在贵州就地征集一些粮食,就等于节省云南数倍的粮草。

    随即老杨怀疑道:“你即便是有粮食,能运过来吗?”

    鞑子骑兵到处都是,甚至有些不怕死的都潜入山中。好在云南方面人地两熟,在山中伏击过几次鞑子骑兵小队,才让鞑子骑兵只敢在山脚下活动,不敢轻易入山。

    但是粮食这种重货,在山中运输消耗太大了。

    甚至根本运不过来。

    很多山路,根本就不是给人走的。更不要说马车了。

    “能。”宋阿重拍着胸脯说道:“指挥放心便是了。我能运过来。不过,要趁着夜里。鞑子也是人,夜里没有白天巡逻的那么密。这到底是我们的地盘,只要小心一点,鞑子发现不了的。”

    “夜里?”老杨陷入沉思。

    他觉得有一些风险。

    只是,他思来想去,暗暗打量一下宋阿重。暗道:“即便有变,我只要安排妥当,也没有问题的。”

    “好。就今夜。”

    *******

    夜里老杨安排妥当,寨门口,三步一火把,五步一篝火,照得灯火通明,各方无所遁形。更有密密麻麻的将士,分列各处,把守要害。

    宋阿重见状,心中打鼓。

    只觉得老杨现在的布防,比白日要严密了好几倍。

    能看见最少有近千人。要知道整个清水寨不过一个指挥三千人。这已经是三分之一的兵力。

    宋阿重都担心自己的做的手脚,能不能成功了。

    忍不住问道:“杨指挥,不至于如此吧?”

    老杨眼睛微眯,眼睛中反射出篝火跳动:“我不是防你,是军令如此,谁叫你不能白天来的。快点将粮食运过来,也好让兄弟们休息,你说对不对?”

    “对。对。”宋阿重也知道此刻,只在一搏。

    火光照射在他的脸上,半边脸红彤彤的,半边脸隐藏在黑暗中。

    “快,将粮食运上来。”

    在宋阿重的命令之下,有数辆粮车,从黑暗之中缓缓的推了出来。

    老杨一个眼神,立即有一名士卒,将一根验粮食钎子,深深的插进粮车中。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