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打得就是精锐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二十九章打得就是精锐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十九章打得就是精锐

    阿里海牙就凭借这四个万户,打穿整个湖南广西。迅速扩充到十几万大军。成为元廷之中举足轻重的大将。

    这十几万大军中,降军占了大多数。

    阿里海牙老底子也有扩充。

    但是本部人马扩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阿里海牙手中几十万大军,这种精锐也不过五六万。

    虞醒之所以能快速扩充。是因为虞醒揉合了宋代练兵术与现代一些练兵理念。

    将宋代练兵术标准化。这才能迅速扩张,迅速补充战斗力再标准以上的新兵。

    每一战后,锻炼出来的老兵,虞醒都是非常看重的。

    这个训练体系是虞醒创建,王四端掌控,正因为能寻常补充各部新兵,也让虞醒将各山头迅速消耗掉。

    而蒙古这边可不一样。

    蒙古这边,兵马就是话语权。兵马就是自己的政治地位,兵马就是一切。

    本质上,蒙古人上层就是孛儿只斤家族与各掌兵大族的联合体。

    各部兵马名义上是朝廷经制之兵,但本质上,谁是谁的人?谁是谁的兵?是很明确的。每个人都知道。

    忽必烈威望如日中天,他能压得住下面所有人。这才让大元朝廷像一个朝廷。本质上,大元上下臣服的并不是大元皇帝,蒙古大汗。而是忽必烈。

    这也是为什么忽必烈死后。元朝上层就没有太平过。

    毕竟,这些人在遇见矛盾的时候,谁也不服谁,就忍不住用刀兵决定谁对谁错了。

    这种情况下,兵马补充哪里有那么容易?

    不仅仅是要下面是精锐,能战,敢战,更要忠诚度。不是对大元朝廷的忠诚度,而是对自己的忠诚度。

    这其实也是封建社会的通病了,很多时间军队都是一次性军队。

    其实而今虞醒的军队也有这样的特性。

    虞醒军队核心是曲靖训练的四万老兵作为核心的。一旦全部损失,就元气大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不过总体上,虞醒恢复实力的速度是比元朝恢复实力的速度要快。

    阿里海牙这种精锐扩成功就更慢。

    更不要说,谁想扩充军队,在蒙古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阿里海牙作为色目人,混到现在这个位置,不敢说到顶了。

    也差不多了。

    他想在扩充兵马,忽必烈都不答应。

    率领着阿里海牙部下精锐的哈散,还是很有信心的。

    暗道:“父亲,兄长,三弟,今日我就要给你们报仇,你们看见了没有?”

    只是哈散刚刚升起的兴奋,被眼前的局面震惊了。

    “这,怎么可能?”

    因为杀出来的汉军,只有数百人却以坚不可摧的攻势,将元军逼退了。

    哈散定睛一看,心中一愣:“步人甲?”

    看上去很像,但是很多地方不是。

    但是这不重要。

    这种成建制的重甲步兵,已经很多年没有在战场上遇见过了。

    因为太贵了。

    南宋之亡,本质上是财政破产。到了南宋灭亡前夕,每一支军队编制都不满,各部都欠了很多军饷,很多小兵都有军官头衔,因为给不了钱,只能升官了。

    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组建一支成建制的重甲步卒了。

    而蒙古人是没有这个需要的。

    蒙古人在结合中原技术之后,他对周围国家在装备上是有压倒性优势的。根本不需要重甲来对付敌人。蒙古即便有这个钱,更多是投入到骑兵之中。

    马复身披重甲,冲上在第一线,只觉得浑身上下叮叮当当作响。

    并不是甲胄互相碰撞,而是敌人的刀剑打在上面,弓箭射在上面。

    自然不能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几十斤的盔甲,缓冲太多力量。最多身体上淤青一块,并不影响继续作战。

    几十斤的盔甲,也影响动作。让动作有一些迟缓。但并不重要,巴掌宽的斧头,看似不大,但砸刀,刀断,砸人,人死。简直是人形坦克。

    这种重甲步卒本质上是有来对抗骑兵冲击。

    南宋初期,是用来与金朝铁浮图硬抗的。

    而今更是所向披靡。

    只是重甲步卒其实也有自己的烦恼。

    那就是云南本地人,身高不足。

    要想穿得上几十斤的盔甲,还能行动自如。拼杀一个时辰以上,那对体格的要求非常高。最好是那种身高一米八的大汉。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夸张。北宋年间兵样子里子最高一等就是这个数字。

    而最低也要一米七多。北宋年间,兵样子最低一等。也是一米七七。一米七七以下,禁军都不要的。

    而在云南选拔这样的人才,比例太低。以至于马复不得不从骑兵调到重甲步卒。

    马家三代都在南方,但本质上是西北大汉。

    而重甲步卒大部分都是汉人。

    这并不是虞醒不相信选当地夷人。他们大多比汉人身高低。

    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云南汉人数量本来就不高,汉人只要有能力很容易混出头来。而下层将领很多都是汉人。这也与虞醒政策偏向有关系。

    问题就来,谁愿意不当军官,来你这个当小兵。

    以百人将为卒,很多时候只是说说。

    哈散见前面支撑不住,立即派援军。

    第二个千户投入战场后,第三个千户待命。

    随即这战场上鏖战愈烈。就好像血肉旋涡,无数条人命,连一个血花都没有溅起,就迅速消散了。

    只是因为场地原因,其实派不上多少人的。

    双方战争宽度,仅仅能维持千余人的战事。

    这就是为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纵然有千军万马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只有最前线的数百上千人。

    前面的人死多了,人数密度变少了,才能派更多的援军。

    双方只能形成添油战术。

    元军援兵上来,杨承泽也次第投入了所有人马。

    这些新上来的士卒,一开始还维持阵线厮杀。

    在营地前面,壕沟里,拒马旁,鹿角前。大队对冲。

    随即大队被冲散。

    然后小队厮杀。

    小队人数慢慢缺编。

    很多人打得打着,就发现身前身后的兄弟胞泽,忽然不见了,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有的是已经战死了。

    有的却是被冲散了。

    只能咬着牙各自为战。

    随即双方一波又一波援兵派上去了。

    僵持,还是僵持。

    从早上,僵持到中午,从中午僵持到下午。

    这种场面,如果双方都不是精锐,根本打不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古今中外战场上战死到最后一兵一卒,都是很稀少的。

    杨承泽麾下诸班直,本质上是虞醒的亲兵,从全军十万人中,优中选优。

    而哈散这边,是阿里海牙的老底子,很多人都经历过樊城血战,爬过襄阳城的城墙。更是自信,尸山血海都打过。对今日之局面,有绝对的信心。

    根本不相信自己会败。

    直到杨承泽手中所有将士都派了上去。

    只剩下虞虎的无当飞军。

    虞虎说道:“杨将军,让我们上吧。”

    杨承泽犹豫。

    因为他很清楚虞醒对无当飞军的看重。

    从来没有让无当飞军参与正面战场,并不是说无当飞军不能打。而是他们在其他方面更有价值。

    只是杨承泽看着头顶,日上中天,已经厮杀了近两个时辰了。

    他手头的各部,骑兵步战,铁甲都,乃至羽林军一部,几乎都投入战场,实在没有人了。

    而鞑子坚毅能战的一面也显露出来。

    不管死多少,这些鞑子就好像没有感觉一样,一波接一波,无穷无尽。

    战场上,一层层尸体堆叠。

    尸山血海不过如此。

    作为主力的铁甲都,已经很疲惫了。

    铁甲都固然步战无双,但是体力消耗太大了。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退。

    杨承泽说道:“好。传令营中,所有能喘气的,跟我上。”

    杨承泽攥着长枪,第一个冲了出去。

    这是最后一波生力军了。

    另外一方面,哈散也惊呆了。

    一连派出了五个千户。已经他麾下将士大半了。

    依旧攻之不下。

    哈散并不是没有打过仗,他当初就跟随阿里海牙参与过灭宋之战,见过顽抗抵抗,誓死不降的宋军的。

    但是在他看来,这些宋军,只是精神可嘉。

    打仗是一项技术活。不是光有誓死不降的精神就能打胜仗了。

    战场上打到现在。

    最开始派上战场那个千户,估计没有活人了。连哈散身边的将士,脸色也凝重起来。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脸色。

    让他们想起了襄阳之战。

    哈散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万户是阿里海牙的老班底,他只是代替阿里海牙管着,他今日将大半精锐折损在这里,如何想阿里海牙交代。

    就好像纳速刺丁将本部折损殆尽,赛典赤立即陷入被动一样。

    他今日将一个万户打光,胜也好,败也好。恐怕在阿里海牙哪里都讨不了好。

    太阳缓缓西行,渐渐的从西边射了过来,让元军将士感受到了清晨时分云南汉军的不便。

    顿时有些动摇。

    更重要的是,打到现在,元军士气终于动摇了。

    很多人眼巴巴的看着哈散,哈散看得出来,他们不想上战场了。

    哈散见状,终于决定:“撤军,明日再战。”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