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8章 公款吃喝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第2348章 公款吃喝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会议还在继续,接下来是常务副市长肖如水汇报民生工作。

    他推了推眼镜,拿出一份《民生工程进度表》,看着众人开口说道:“城西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完成外墙保温和窗户更换,水管改造从今天开始动工,预计十一月底完工,能覆盖八百七十户居民。明远小学的地基浇筑已完成,正在搭钢架,按计划明年六月封顶,九月开学没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犹豫:“剩下的就是供暖问题,今年煤价上涨,咱们的供暖补贴可能要多准备三千万,需要跟财政局再对接。”

    “供暖是大事,不能让老百姓挨冻。”

    沈青云的语气很坚决,直接说道:“让财政局先调剂,不够的话从市里的维稳基金里面出。另外,要提前排查管网,去年香房区有几栋楼停暖三天,今年绝不能再发生。”

    “好的。”

    肖如水连忙点头:“已经安排了,从昨天开始,热力公司每天排查二十公里管网,发现漏点当场维修,十月底前能排查完。”

    随后,市委组织部长张银峰、宣传部长楚俊生、政法委书记孙健依次汇报。

    张银峰提到下季度要开展“干部实绩考核”,重点看“民生项目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不再唯报表数据论。

    楚俊生计划围绕明远小学做系列宣传,挖掘基层干部的实干故事,避免形式主义。

    孙健则汇报了国庆期间的治安情况,全市零重大案件,接下来会配合纪委做好办案期间的安保,同时推进扫黑除恶回头看。

    沈青云听得很认真,每听到关键处,就停下记笔记。

    当听到张银峰说干部调整的时候,他突然问道:“这次民政系统出了问题,干部队伍肯定要调整,你们有没有考虑德才兼备的标准?比如派到基层的干部,能不能优先选那些在反腐、民生一线表现突出的?”

    作为市委书记,这是他非常关心的事情,之前的干部不是自己任上提拔的,沈青云不在意,但如果自己如今已经成为市委书记了,还提拔一批有问题的干部,那就不能推卸责任了。

    “已经在筛选了。”

    张银峰拿出干部名册,对沈青云说道:“我们组织部梳理了近三年的考核结果,有十二名干部在拆迁、信访这些硬任务里表现不错,计划下季度派到香房区、平房区的街道办任职,同时从民政系统调出八名不作为的干部,安排到党校学习。”

    “学习不是避风港。”

    沈青云强调道:“要制定考核标准,学不好、改不了的,该调整就调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者钻空子。”

    会议开到了中午十一点,秘书长钱明远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悄悄提醒沈青云:“书记,该吃饭了。”

    “再谈谈吧,把下个季度的工作安排完了再说。”

    沈青云淡淡地摆摆手道。

    众人面面相觑,也只能听他的,这位沈书记看样子是今天要有大动作啊!

    只见沈青云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列了四条,直接说道:“第一,继续配合省纪委办好何晨光的案子,同时推进作风整治,十一月底前完成基层民政系统整改。第二,抓好经济,这个月二十号前开好银企对接会,十一月完成绿源玉米的认证,年底前落地两个招商项目。第三,民生工程,十一月底前完成老旧小区水管改造,这个月底前排查完供暖管网,明远小学按计划推进。第四,干部队伍,十二月前完成基层干部调整,开展实绩考核。”

    说完之后,他看向众人,淡淡地说道:“大家看看,这四条有没有遗漏,或者需要补充的?”

    熊杨第一个发言:“民政案后续可能会牵扯出更多人,我建议成立维稳专班,避免引发舆情。”

    “我同意。”

    刘彦昌接着说道:“银企对接会之后,能不能跟踪回访?防止银行贷后不管,企业资金链再出问题。”

    “这两条都加上。”

    沈青云让钱明远记录下来,严肃的说道:“维稳专班由孙健同志牵头,跟踪回访由刘市长负责。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会议室里没人再说话。沈青云合上笔记本,站起身:“那就按这个重点来,每个常委分管的任务,每周报一次进度,我要亲自督办。”

    他看了眼表,淡淡地说道:“今天就到这儿,下午大家把任务分解下去,别耽误了进度。”

    常委们陆续离开,熊杨和刘彦昌却被沈青云叫住。

    “民政系统的案子要注意保密,别让消息提前泄露,影响办案。”

    他对熊杨说道,又转向刘彦昌说道:“供暖补贴的事,下午市长你跟财政局碰个头,务必落实到位,我下周要去热力公司调研。”

    两人点头应下,走出会议室时,正好遇到前来送文件的秘书张耀祖。

    沈青云接过文件,却没立刻翻看,而是走到窗前。

    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想起顾青山之前说的话,他告诉自己,滨州的反腐和发展要两手抓,不能偏废,心里突然觉得沉甸甸的。

    反腐倡廉是块硬骨头,经济发展是慢功夫,民生工程又容不得半点马虎。

    自己身上的担子还真是有点重。

    摇摇头,沈青云让自己的心情稳定下来,下午还要跟财政局开会,供暖补贴的事,他得亲自盯着。

    毕竟,老百姓的冷暖,比什么都重要。

    ………………

    下午的时候,沈青云去参加了财政局的会议,发表了一番讲话,又视察了财政局的一些部门。

    回到市委大院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六点了。

    他又批阅了几份文件,下班走出办公楼,晚风卷着银杏叶落在肩头,带着秋末的凉意。

    司机周大伟早已把车停在甬道旁,见他出来连忙下车开门:“书记,回家么?”

    “别回家折腾了,找个清静的小馆子。”

    沈青云拉开车门,想起周雪中午说冰箱空了,又补充道,“吃完顺便给静静带份糖醋排骨,她念叨好几天了。”

    秘书张耀祖抱着文件包跟在后面,闻言立刻拿出手机,开始搜附近的家常菜馆。

    很快,车子拐出市委大院,沿着松花江大街向西开了十分钟,停在一家挂着“老滨州菜馆”招牌的小店前。

    店面不大,玻璃门上贴着红底黄字的“手工水饺”,里面只摆了六张桌子,正冒着热气的灶台在门口支着,老板系着油污的围裙,正弯腰擀面皮。

    “就这儿吧。”

    沈青云率先下车,走进店里时,老板笑着问道:“您好,吃点什么?”

    很显然,对方并不认识沈青云。

    其实这也很正常,并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认识市委书记的,不要说市委书记,就算是省委书记,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也太遥远了一些。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

    “来三碗米饭。”

    沈青云笑着对老板说道:“一个溜肉段,一个尖椒干豆腐,一个血肠,一个尖椒护心肉。”

    “好嘞。”

    老板连忙点头答应着。

    沈青云选了靠窗边的桌子坐下,抬头就能看见斜对面的江湾大饭店。

    那是滨州最豪华的饭店之一,水晶吊灯从三层楼高的天花板垂下来,门口停满了各式轿车,服务员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引着客人往里走。

    这个时候,沈青云的目光落在江湾大饭店门口,看着一辆挂着市政府车牌的黑色轿车停下,下来两个穿夹克的男人,手里夹着公文包,熟门熟路地走进饭店。

    “这饭店生意倒是好,工作日晚上也这么多人。”

    他随口说了一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邻桌的两个中年男人闻言,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压低声音吐槽:“好啥啊,都是冲公家钱来的。你没看门口的车?一半以上是公车,天天晚上这么热闹,哪有私人消费能撑得起的?”

    另一个人连忙拉了拉他的袖子,眼神往沈青云这边瞟了瞟:“别乱说话,小心被听见。上个月区里的老王,就因为在这儿说这话,被人举报说造谣,还写了检讨。”

    听到这句话,沈青云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温热的茶水差点溅出来。

    他抬眼看向周大伟,两人眼神一对,周大伟立刻起身往门口走,假装整理外套,实则在清点停车场的车辆。

    张耀祖也听出了不对劲,手里的菜单捏得发皱,小声问:“沈书记,要不要……”

    “把车牌号都记下来。”

    沈青云的声音冷得像窗外的晚风,指尖在桌沿上轻轻敲击:“一辆都别漏,包括那些停在路边的。”

    他想起前几天常委会上熊杨提到的“作风整治”,当时还觉得有成效,现在看来,基层的歪风邪气根本没刹住。

    公款吃喝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是在透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这帮人肯定不会花自己的钱吃饭,都是政府部门买单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