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6章 震撼世界的时刻(第二更,求订阅)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正文卷 第2226章 震撼世界的时刻(第二更,求订阅)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当太阳在西太平洋海域的跃出海平线时,“静海号”巡洋舰的舰艏就撞碎了平静的海面上。
浪花在灰色的舰体两侧碎成雪白的泡沫。
这艘巡洋舰舰正以20节的航速进行航行,甲板上的水兵们正在忙碌着。
满载排水量为9800吨的“静海”号巡洋舰是SEA海军的第一款巡洋舰,这款巡洋舰是根据伊朗海军的订单设计,它的形与永昌级相似,但却增大了排水量并提高了作战系统性能,以永昌的舰体为基础建造,但却没有后者强大的进攻能力。
在太平船厂为伊朗建造“外贸舰”时,正在进行“刑天之盾”试验的海军,要求东宁造船厂以其为原形设计了“静海”号巡洋舰。毕竟排水量9000多吨的军舰,体积摆在那里,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与其说“静海号”是一艘巡洋舰,不如说是一艘海上武器试验平台,它是第一种正式使用“刑天之盾”的军舰,配备以天穹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整合式水面作战系统。
与永昌级不同的是,它将单臂发射器换成垂直发射系统——八联装发射器十六组,舰身前、后部各装八组,总载弹量122枚,使得面对饱和空中攻击的能力大增,更能发挥“刑天之盾”系统一次处理大量目标的实力。
而这一垂直发射系统不仅能够发射防空导弹,而且还可以发射反潜导弹以及战斧式巡航导弹。
刑天之盾系统为静海号提供极佳的防空战力,使得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充足的力量抵抗苏联来自水面、空中、水下兵力的导弹攻击。此外,刑天之盾系统也具有极佳的反导弹能力。
他采用的天箭4型防空导弹,安装有短肥型助推器,适配垂直发射系统的同时,导弹采用了现在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天顶星”技术的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及末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同时改进了战斗部、自动驾驶仪和引信,使其能更有效的拦截弹道导弹。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技术优势,让它成为一款具备中段拦截能力的防空导弹。
只不过对此世界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仅仅只是知道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和相控阵雷达而已。
毕竟这是一艘试验舰,并没有参加盟军的任何演习,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静海号巡洋舰一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各种测试,以检测它的武器系统。
突然,舰桥内的红色警报灯急促闪烁,作战参谋捧着加密电报冲进指挥室,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发颤:
“紧急命令!立即终止试航,全速前往北纬26度、东经128度海区!”
舰长邹明雷抓起电报的手指在纸面洇出褶皱,海图上的铅笔标记瞬间被红笔圈住——那片海域正处在琉球群岛以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下达这个命令,但是根据他们的作战任务,在战时,那一区域将是进行中段拦截的区域。
虽然理论上,这一任务将由陆基拦截系统拦截,但是……现在陆基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
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最后的“苍穹之盾”。
联系到现在的局势,邹明雷的眉头轻挑,命令道:
“左满舵!航向300!”
“左满舵!航向300!”
舵手的应答声刚落,巨大的舰体随即开始转向,甲板上的几名水兵们甚至被惯性推得一个趔趄。
主机舱传来尖锐的轰鸣,四台燃气轮机如同苏醒的巨兽,开始全功率运营,烟囱里喷出的淡灰色烟气很快就消失在风中。航速表的指针疯狂跳动,从20节、25节、30节……最终稳稳指向30节的极限刻度。
与此同时,情报中心开始接到了新的命令,他们将前往任务海区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拦截测试。”
“这是在亮肌肉。”
邹明雷在说话时眉头皱成了川字,这让他那张被海风吹的幽黑的脸庞变得更加苍老起来。
“好吧,我们就是这个肌肉!”
同一时间,北太平洋,一如往常一般,浪涛起伏不定,海上狂风大作。
这正是北太平洋的秋天。
肆虐的寒风从北冰洋袭来,席卷着大海,在海上掀起起伏的浪涛。
水下百米处,“鞭鞑者”号战略核潜艇的舱内一片肃静,只有显示器的绿光在水兵们脸上流转。
艇长张伟伦凝视着屏幕上跳动的坐标,指尖在红色发射按钮上悬停——这是代号“苍穹”的实弹试验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倒计时10秒。”通讯器里传来基地的指令,张伟伦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的瞬间,潜艇尾部的发射筒猛地喷出高压水流。
波涛汹涌的海面被撕裂了,只见浪涛与之间一道白色水柱冲天而起,裹挟着淡蓝色的水雾砸向半空。紧接着,橘红色的火焰从水雾中炸开,破浪潜射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发动机轰鸣着,将导弹送上天空,冲破大气层。
此时,三万六千公里高空的同步轨道上,“天眼-3”预警卫星的红外探测器正以每秒千次的频率扫描着地球。当那道火焰突破云层的刹那,卫星立即捕捉到异常热源,数据流如瀑布般涌入地面站。
预警卫星是借助高敏度红外探测器通过探测弹道导弹发射时的尾焰来探测弹道导弹,但缺点是虚警率比较高,对阳光、陨石、大火、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识别能力低。
可即便如此,预警卫星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远程早期预警方式。
与此同时,防空司令部指挥中心的警报声刺破了凌晨的寂静,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导弹的红色光点正沿着抛物线急速爬升。
两分钟后,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站,同样也发现了正在进入上升段的目标。
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是SEA与英国、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远程预警雷达系统,隶属于战略性防卫任务,主要用于探测洲际弹道导弹和太空目标。该雷达采用双面阵天线,工作频率420~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550公里。
从两年前开始部署,首先安装在琉球以及英国北部。
“琉球雷达站确认目标,速度7.2马赫,预计弹道顶点860公里。”
作战参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虽然这是一次提前通报各国的试验,但是在这个高度敏感的时间和海域,任何导弹发射都足以牵动神经。
同一时间,琉球以东海域,满载排水量超过9800吨的“静海”号巡洋舰正劈波斩浪。舰桥顶部的相控阵雷达罩内数百个T/R模块如蜂巢般运作。
当红色光点出现在雷达屏幕的瞬间,指挥中心内的警报器发出短促的蜂鸣。舰长邹云雷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参数,雷达指挥手指在键盘上不时上敲击:
“锁定目标,计算拦截窗口,‘SNMD’系统启动。”
水兵们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武器操控台前,操作员迅速输入指令,垂直发射单元的舱盖悄然打开,露出三枚拦截弹。
“拦截弹准备就绪,一级发动机预热完成。”
“目标进入中段飞行,距离预定拦截点1200公里。”
“目标现飞行高度213公里,进入拦截区域……”
邹云雷深吸一口气,下达命令。
“实施拦截!”
火控员按下发射键:
“拦截弹发射!”
三声闷响接连响起,垂直发射的拦截弹拖着白色尾迹冲上云霄,弹体分离,第二级发动机点火加速。
在突破大气层的瞬间,弹体分离,第三级发动机点火。
太空中,它们依靠自带的雷达和红外引导头不断修正轨迹。此时,靶弹正处于无动力飞行的中段,这也是实施拦截的最佳时机——其飞行高度在300公里以下。
距离碰撞还有10秒时,拦截弹启动末端制导,弹头内的主动雷达锁定靶弹。5秒,3秒,1秒——太空中没有声音,只有两团火光在寂静中骤然绽放,靶弹被精准引爆,碎片如流星雨般坠入太平洋,在海面上激起细碎的涟漪。
指挥中心内爆发出短暂的欢呼,邹云雷却迅速收敛笑容,看向屏幕上刚刚收到的加密报文——那是来自联合观测站的确认信息:拦截成功!
他知道,这一刻不仅被记录在试验日志里,更被太平洋彼岸的无数雷达和卫星,清晰地看在眼里。
而更重要的是,拦截的画面,被观测站的光电观测器记录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时刻了!
……
客厅的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电视的屏幕上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撕裂。画面里,,白色的潜射导弹便如巨鲸摆尾般破水而出,尾焰在浪花中炸出橙红色的光团,拖着浓烟直刺苍穹。
“……从太平洋北部海域发射的‘破浪’潜射导弹……”主播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画面突然切换到驱逐舰的甲板——三枚拦截弹如同被激怒的火龙,从垂直发射单元呼啸升空,尾迹在海蓝与天蓝的交界处拖出一条长长的尾焰。
沙发上的观众不由得前倾身体,手也无意识地抠进扶手的布面。
“注意画面切换!”主播的声音陡然拔高,屏幕瞬间切至观测站拍摄的太空拦截画面——漆黑的太空背景下,几道亮白色的光带正在急速靠近,那是从“静海号”巡洋舰上发射的中段拦截弹,拖着尾迹在近地轨道划出精准的弧线。
三秒的死寂后,太空深处突然绽开三道刺眼的闪光。强光透过屏幕漫溢出来,照亮了观众惊愕的脸,那些闪光持续了整整两秒,才化作缓缓扩散的光晕,像三朵盛开在真空里的银白色睡莲。
“成功了!我的上帝,真的成功了!”
主播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手指重重敲在解说台上: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各位观众看到的闪光,正是拦截弹在大气层外200公里处精准命中目标!”
他转过身,背景画面切换成世界地图,红色的导弹轨迹被一道醒目的蓝线拦腰截断。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面对曾经悬在人类头顶的核利剑,第一次有了可靠的盾牌!”
主播的手掌重重按在代表苏联的区域,说道:
“长期以来苏联对西方世界的核威慑,从这一刻起被有效遏制——我们有能力在敌人的导弹抵达本土前,就将其摧毁在太空中!”
电视屏幕的光映在观众们的脸上,有人激动地挥舞拳头,有人对着屏幕里的闪光默默鼓掌。
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沉默着,现在,哪怕就是最无知的人,也知道,游戏的规则在这一时刻被改变了。
窗外的夜色正浓,城市的霓虹灯在玻璃上投下斑斓的光斑,与屏幕里那几道象征着“安全”的闪光重迭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希望照亮了。
而此时,星空上,明月高悬……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