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还人情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在1977正文卷 第864章 还人情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车队终于回到辽宁宾馆。

    陈凡拿出两包外烟塞给司机,随后推门下车,伸了个懒腰。

    伴着噼里啪啦一阵骨骼舒展的声音,身体便恢复正常,丝毫没有坐了这么长时间摇摇车的不适感。

    正好这时赵婉茹下了车,却有些站不稳,原地打了个晃,他赶紧过去接过睡得正香的小家伙。

    说来也是神奇,这么小的孩子,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竟然都不哭的吗?

    这时其他几辆车也陆续回来,姜丽丽三人就在后面的吉普车上,比起周正东和赵婉茹,她们三人都有功夫在身,看上去状态还不错。

    就是两姐妹一人抱着一只猫,周亚丽抱着两只小猴子,看着像抢了某个杂耍摊似的。

    之所以不像耍猴的,主要是这三人都是容貌上佳、衣着体面,实在让人没法跟耍猴儿的联系起来。

    周亚丽抱着小猴子,走到陈凡跟前,眼里满是希冀,“老弟,刚才我们在车上聊到上次来东北打猎,这次能安排一下不?”

    这时孙瑞和几人也陆续走了过来,正好听见她的话,孙瑞和眼睛一亮,正要说话,便听见陈凡说道,“这次一点也安排不了,最多明天再待一天,买点东西带回去,后天一早就得走。”

    听到这话,孙瑞和赶紧说道,“陈副主席,怎么这么着急离开呢,不多留几天?我们领导还想和您、和周先生多聊一聊呢。”

    陈凡转过脸,笑着解释道,“确实是行程繁忙,能多留一天还是挤出来的时间。

    我老舅、舅妈得赶回美国,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他们做决定,我也要代表京城朝阳观、参加正月初九玉皇诞这天的白云观开观仪式,完了还有好多其他事,实在是分身乏术。”

    在这里多待一天,主要还是因为要还人情。

    首先这一百零八位道士北上,来回的车票、住宿、吃饭、交通等事务,都是找了本地的文联、作协、音协、美协帮忙。

    请这些单位帮忙,虽然账单是陈凡结的,但在这年头,要办下这么多事,可不是有钱就行的,这里面不知道要搭进去多少人情。

    单靠陈凡也能找人解决,可烦也要烦死,而且照样要欠人情。

    还有他们自己这几个人,吃住行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祭祖仪式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完成。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热心群众”,就能把祭祖搅黄,说不定他们还得进局子里喝喝茶。

    别以为改开了,局面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可不像后世,大部分人都只关心自己,刀子没落到自己头上,就只当热闹看。

    现在的人,尤其是工人阶级,是真把自己当“社会主人翁”看待的,敢于对一切“不正之风”说不。

    比如76年的时候,上海有位小姑娘,看了外国电影的海报,很羡慕人家身上漂亮的衣服,就想着把肥大的裤子收窄、改得修身一点。

    就这么点事儿,她找了十几家成衣店,挨了无数批评,终于在一条小弄堂里找到一家私人缝纫铺,改好以后,兴高采烈地穿上街,立马被半条街的大妈大婶小媳妇儿围着批判。

    为什么只有半条街?

    咳咳,另外半条是老少爷们儿,没好意思对小姑娘下手。

    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年,可环境变化却不大。有些人他就真的是死心塌地听上级的话、跟着上级走。

    而且他们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哪怕他们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也坚定地履行自己的“监督”义务。

    只要被他们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敢拿着竿子捅破天。

    这样的人,到了90年代中期还有,只不过相比80年代,已经少了很多。毕竟92年以后,大家都忙着挣钱,什么风吹草动的事,已经没人去在意。

    陈凡也是想办法用周正东的名义联系到统战部,通过上级给当地递话,才保证今天的活动一切顺利。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情债呐,要还的!

    还好,越是能欠债的人,本事就越大,否则人家都不屑理你,更别说卖力地费钱、费力去帮忙。

    对于还债这种事,陈凡很有信心,要不然他也不敢跟这些人联系。

    不过他也不想背着债过年,今天下午到明天一天,就是给“债主们”考虑条件、并提出要求的时间窗口。

    要不然的话,他现在就收拾东西跑路了,哪还用多等那么长时间。

    虽然陈凡没有明说,但孙瑞和、叶雁山几人都算是“老油条”了,立刻领会到陈凡的意思,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们便急匆匆地离开。

    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周正东扶着老腰,一边转着腰,一边走过来,小声说道,“这里面有什么事儿,我都不管了。”

    说着看看女儿,再看看大外甥,“我已经做了决定,等程控交换机卖不动了,以后国内市场就交给你们。而且现在我也只卖程控交换机,其他事情一概不插手,你俩就慢慢玩儿去吧。”

    说完从大外甥怀里抱过小儿子,笑咧咧地哄着,就进了宾馆大门。

    赵婉茹笑了笑,“你们不用惊讶,这个决定是我们一起做的,加油哦。”

    话音落下,便飘然而去。

    周亚丽脑袋有些迷糊,有心想挠挠脑袋,可是双手都没空,便将脑袋伸到小猴子面前,“给我挠挠。”

    然后看向陈凡,“老弟,他们什么意思啊?”

    陈凡面无表情地说道,“他们的意思是,这次跟当地方面的谈判,还有给文联等单位还人情,就都不管了。”

    周亚丽瞬间瞪大眼睛,“他们不管?那给谁管?”

    陈凡微微一笑,给了她一个眼神自己体会,对着姜丽丽和姜甜甜打了个手势,便进了宾馆。

    周亚丽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忽然一声哀嚎,“不会让我这个董事长来管吧?”

    说着便冲了进去,“老弟,你说清楚啊。要不再跟他们谈谈?”

    ……

    不管周正东夫妻俩,以前陈凡带着这三个女人出门,一般得开三间房,他自己一间,两姐妹一间,周亚丽一间。

    现在好了,他手里拿着结婚证、还有卢家湾开的介绍信,那就是合法夫妻,顺理成章住一间屋,然后周亚丽便硬生生地挤进了姜甜甜的房间,美其名曰省了一间的房费。

    虽然确实省了一间房的钱,可陈老板是差这点钱的人吗?

    一人一间房,住着多宽敞,为何非要硬挤在一起住呢?

    所以当陈凡敲开房门,见开门的是周亚丽时,很难给她一个笑脸,面无表情地说道,“待会儿省厅和市里的几位领导过来,跟我一起去谈。”

    周亚丽小脸一垮,“老弟,不去行不行?”

    姜甜甜刚冲完澡,裹着浴衣从卫生间出来,正用毛巾裹着头发。……这里插一句,不少朋友以为睡衣、浴衣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其实不是,很早以前就有,大概有多早呢?

    西方是16世纪,中国是汉朝时期,就出现了相对比较普遍的“睡衣”,只不过是在贵族官宦阶层流行。

    成为大众化的用品也不太晚,大约在一战前后,西方就基本实现睡衣的大众化,国内的话,民国的政商阶层大多都已经接受。

    普通老百姓就算了,确实没那个条件。

    严格说起来,睡衣也好、浴衣也好,都比秋衣早多了。

    李先生就有一件打了好多补丁的睡衣,现在还在展览馆里陈列着。

    至于说在国内的老百姓中普及睡衣?

    抱歉,到现在都没普及到,绝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有这个东西,女生还好一点,男同志能接受的是真不多。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给人一种错觉,认为睡衣是很晚以后才出现的东西。

    而对于辽宁宾馆这种、在民国时期就是首屈一指的顶级酒店来说,浴衣和睡衣都是必备的房间用品,就跟毛巾和浴巾一样正常。

    不过姜甜甜受到陈凡的影响,不太喜欢用公用物品,所以她身上的浴衣是自己带的。

    款式比较保守,好像风衣一样,将她裹得严严实实,除了天鹅颈一样的脖子,别的什么都看不到,就让某人很失望。

    姜甜甜可没注意到某人失望的目光,她走出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周亚丽的话,便说道,“如果是文联、作协这些单位来访,倒是不用你出面,有小凡就行。

    当地政府肯定还是为了利用外资的事而来,这种情况下,小凡就不适合主导,所以必须要你出面,而且还是以你为主。”

    看不到东西,陈凡便将目光收回来,挪到周亚丽脸上,“听见了没?”

    周亚丽嘴角直抽抽,一声长叹后,丢下一句话,“我要换衣服。”

    然后嘭地一声将门关上。

    陈凡靠在门框上,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响起周亚丽的声音,“还有什么事啊?”

    陈凡,“让甜甜也换衣服,一起去。”

    周亚丽嗖地一下将房门拉开,不解地看着他,“甜甜去干嘛?”

    陈凡微微一笑,“不仅甜甜去,丽丽也去。”

    周亚丽顿时恍然,“懂了,充场面的!”

    说着点点头,“马上就好。”

    然后嘭的一声,房门又被关上。

    陈凡回到房间,抱着丽丽腻歪了一会儿,连衣服都没乱,房门便被敲响。

    两人起身走出去,拉开房门,只见周亚丽和姜甜甜都是里面穿着正装,外面裹着皮草,好一副北国都市丽人的模样。

    姜丽丽看了看,果断跑回去,将身上的棉袄换成了皮草,再出来时,只剩下陈凡一个土鳖。

    还好陈某人长得帅,哪怕只穿了一身中山装,没有任何装饰,也比对面坐着的一帮中老年人强。

    周亚丽坐主位,陈凡坐副位,先对着梳着大背头的领导解释,“不好意思,由于今天奔波劳累,我老舅有点不舒服,舅妈在房间里照顾他。”

    然后指了指周亚丽,笑道,“今天的会谈,就由我表姐代替老舅来谈。不过请领导们放心,虽然是老姐负责谈,但她的话,就等于是老舅的话。

    而且我表姐现在也是美国两家大型公司的董事长,在深圳的投资,就是她独立做出的决定,也是独属于她名下公司的项目,论资本实力,不仅不在我老舅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虽然听着有点拗口,还有点凡尔赛,不过对面的领导还是明白的陈凡的意思,而且丝毫没有不爽,反而笑道,“周女士的鼎鼎大名,我是早已如雷贯耳啊。

    美国千帆公司屡屡推出非常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将公司规模做到上亿美元。

    万木春公司更是注重技术研发,发明了汉卡技术,开创性地实现了汉字在电脑上的输入,后来更是发明了中文电脑,大大提升了我们华人在世界上的声誉,比起另一位有科技界华人之光称号的王安,我倒是认为,周女士更能承担这个称号。

    由周女士出面来谈,我很放心。”

    周亚丽坐上了会议桌,宛如变了一个人,完全看不到平时疯疯癫癫的样子。

    她挺直腰肢端坐着,双手迭放在身前,目光注视着前方,轻笑着说道,“感谢领导厚爱,只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哪敢与王安前辈相比。尤其是像领导这样的前辈,身上有许多闪光之处,更是值得我认真学习。”

    双方你来我往,扯了半天废话,陈凡还惦记着没吃晚饭,便直接切入正题,“领导,之前老舅和省里达成了两千万美元的投资协议,但具体的项目还没有商谈下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准备好推荐项目,又或者是等下次再谈?”

    言下之意,再不说正事,今天就别谈了哈。

    被陈凡岔了一杠子,领导也没在意。

    他也没法在意,首先系统不同,能影响到陈凡的,只有作协总会和文联,而文艺界相对封闭,其实外人很难插手进去,要不然前些年也不会那么惨。

    二来这位陈副主席的背景可不简单,三位师父虽然已经退了,但他们在军中人脉可丝毫没少,最重要的是,那三位当年是在老帅和老政委手下干活儿的。

    去年文代会闭幕式上,老政委竟然毫不避讳直接留他下来,就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疏远,反而更亲近。

    有这样的背景,即便这位领导地位不低,又手握重权,也依然不敢对陈凡脸色看。

    而且他自己也正好客套够了,准备聊正事。

    等陈凡话音落下,他便立刻翻开笔记本,看了两眼,随后抬起头看向周亚丽,笑着说道,“周董事长在深圳投资的项目,我也有所了解,无论是服装、鞋子、箱包,又或者是电子产品,其实我们这里都有相当完善的产业基础。

    我想,如果选定其中一个项目,双方进行深度合作,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向。”

    进入正式谈判阶段,陈凡便功成身退,坐着一言不发,具体谈判,自然靠周亚丽顶上。

    她立刻回忆起父亲在谈判时的样子,脸色一变,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正色说道,“领导提议我非常赞同。只不过,深圳方面允许我们独资经营,所有产品都有外贸自主权,还能在内地销售。

    与你们合作,我们能得到什么?”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在197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在197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在197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