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宣慰司之例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正文卷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宣慰司之例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内阁这场会开了一下午,最终也没拿出什么决断来。

    洪承畴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王晋武的建议不错,而且他也不想让内阁背锅,毕竟他才是内阁首辅。

    所以这件事就这样临时搁置,决定奏请皇帝在朝堂提交,让廷议来进行决定。

    当这个消息由内阁传递到乾清宫的时候,朱慎锥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内阁的反应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何况王晋武在会后就提前告知了皇帝这个结果。

    既然内阁没有决定,那么就上廷议,几日后的大朝会中,先是按照正常流程走了一遍程序,讨论了一些议题,等朝会进行的差不多时,洪承畴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当众说明了此事,并希望通过廷议来讨论这件事,以确定究竟如何办。

    其实在廷议之前,朝中许多人已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宋王的奏折从到京师后由皇帝转内阁,再从内阁讨论无果再决定廷议都已经过去好几日了,这个消息早就被大家所知晓。

    当听明白这件事的起因和具体情况后,众人都做了判断,这些官员能做到今天这个级别都不是傻子,在大家看来这件事都不是容易决定的,无论是同意宋王的奏请还是拒绝都不是易事,也都会沾上麻烦。

    按照朝廷的规矩,设置州府理所当然。可一旦这件事干了,这州府的设置谁来去办?后续的官员派遣谁来负责?安排哪些官员去那边任职?此外还有以后的管理等等,这些全是麻烦。

    这可不是大明本土,再怎么着偏远地方也就是略微远些罢了,其他的问题不大。要知道新大陆那边可不一样,坐海船都要两个月,海上风波变幻莫测,上了船后生死难料,就算能抵达新大陆,这一路上估计小命也去了大半。

    到了那边,万里之遥水土不服,再加蛮荒之地万一有瘴气什么的弄不好就染病身死。哪怕渡过这些难关,后续还有更难的在眼前呢,一切从无到有谈何容易?这哪里是当官啊!简直比前朝时候发配岭南还惨呢,难不成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科举高中就去当这样的官?

    以己度人,谁都不想落到如此下场,就算是自己不去可一旦同意了此事天下士子不要把自己给骂死?官场上靠的都是人脉和关系,弄不好这件事就会引火烧身呢。

    假如拒绝也是不合适,毕竟这同祖制有所违背,万一有人拿这些来说话弹劾自己勾结藩王,破坏祖制什么的,同样也会惹得一身骚。这样一来,大家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算内阁要把这件事放到廷议上来讨论,只要皇帝不开口不直接询问自己态度,那么自己就在朝堂上来个一言不发,或者装聋作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死道友不死贫道,谁都不傻。

    当见到廷议的时候,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全都不主动表态的时候,洪承畴心中未免也有些心急了。

    如果廷议也没结果,这不等于把内阁放火上烤了么?这可不行!

    洪承畴脑子飞快转着,正当他要开口对皇帝直言,希望皇帝为内阁说几句话,强行让各部表态的时候,一个御史却先站了出来。

    “陛下!”那年轻御史先朝着朱慎锥行礼,然后就朗声道:“臣以为宋王殿下不愧是贤王,以藩王身份主动奏请朝廷在宋国设置州府,此乃好事!朝廷当对宋王嘉奖才是,并应宋王所奏,尽快在宋国、永国两国设置州府,划定管辖边界,建立衙门,派驻官员,以管辖两地……。”

    “臣不以为然!”这年轻御史话还没说完,另一人站了出来,大家定睛一看,居然是个年轻的刑部给事中,给事中同样也是言官,和刚才表态的御史身份相同,级别接近。

    这给事中当着所有人面表示反对,直接询问那年轻御史道:“宋国、永国两国乃我大明外封藩王,并非封在本土。两国距离我大明何止万里之遥,如此距离设置州府并派驻官员根本不切实际,哪怕这么做了,后续管辖也是极其不便,臣以为此事并非如此容易。”

    “不容易就不做了?”年轻御史冷笑道:“朝廷的规矩重要还是其他难处重要?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何况宋国如今的难处是实实在在的。宋王乃天子嫡子,又是我大明贤王,既然宋王有所奏请,按例如此设置州府又有何不可?”

    “这哪里是可不可的问题?”那给事中平静说道:“朝廷做事当以实效为重,各地情况不同,如何能一概而论?就算是在本土,云贵等地包括如今辽东以北不一样有类似情况,朝廷在这些地方设置土司和都司之所同样是现实,岂能做事如此死板?偏偏要以设置州府来进行?”

    “规矩就是规矩!阁下难道不闻沙定州叛乱之事?如当年朝廷早在云南等地改土归流,怎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御史反驳道。

    “怎么?依你之见这是当年太祖皇帝做错了?还是后来的成祖皇帝、仁宗、宣宗等先帝全错了?”给事中寸步不让,冷言反驳:“当年设置土司、都司也错了?如不是这样的话,大明开国初年云贵等地如何能就此平定?而且这些地方地处偏远,朝廷力所不逮,如不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些年来朝廷如何能掌控地方?”

    “至于沙定州叛乱,那是个例。你拿个例来评击朝廷国政简直就是离谱!何况眼下沙定州已败亡在即,等沙定州一灭,朝廷自会调整云贵政策,从而改土归流,以彻底掌控地方。但话又说回来,就算这么做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难道你对此都不知晓?”

    “既然改土归流才是正道,何必又要绕一个圈子走之前老路?”那御史不服道:“而且宋国和永国又并非云贵两省,情况完全不同,如何能相提并论?臣以为当应宋王奏请,设置州府才对!”

    “臣反对!”

    “臣赞同!”

    “臣也反对!”

    一时间,陆陆续续站出了好几个人,这些人都是年轻气盛的官员,这些官员品级虽然不高,可近半都是言官,还有一些是各部的中坚官员,围绕这件事朝堂上众人争吵不休,言辞激烈,看得大臣们目瞪口呆。

    大臣们谁都没想到这件事会变成这个样子,甚至为了争论是否在新大陆设置州府一事延伸到了云贵两省的改土归流政策上去了,随着他们争吵争论的目标也开始发生了改变,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情绪激动。

    皇帝朱慎锥坐在宝座上,神色平静看着这一幕没说半句话,就连下首不远处的太子也是如此,而且太子嘴角还微微挂着笑容,仿佛对这一幕饶有兴趣的姿态。

    首辅洪承畴在最初诧异的情况下愣住了,等反应过来后目光下意识朝着皇帝和太子那边望去,突然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他也不再开口,只是站在原本的位置上任凭那些官员继续辩论。

    吵闹了一番,最后还是有人看不过去了,站出来严厉喝止这才让朝堂恢复了秩序。

    这时候朱慎锥才开口对喝止的人道:“徐宪成,你来说说,此事应当如何?”

    “陛下,臣身份不同,不便评论此事,还是由其他大人来讲更为合适。”徐宪成明确表态拒绝讨论,他这个态度让众人微微点头,毕竟徐宪成虽是朝中重臣,执掌监察司又是内务府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位高权重可他同样是外戚,他是太子和宋王的亲舅舅,这件事关系到宋国,他自然要避嫌。

    “朕倒也忘了此事,你下去吧。”朱慎锥点头道,也没为难徐宪成就让他退下了,随后把目光落在其他臣子身上,直接开口询问他们的态度。

    经过刚才一番辩论和吵闹,之前本不打算表态的众人心态也未免有些变化。说实话刚才虽然闹的厉害,可双方的看法大家也听在耳中,的确是各有各的道理,这件事难办的很。

    现在是设置州府难,不设置也难,尤其是宋国如今的情况无论是什么结果终究要给一个说法,而不可能继续延续之前本土封地藩王的政策了。可谁都不想做这个出头鸟,更不想沾上事,但皇帝眼下又直接询问,也不能不回答,这个就让他们很是难办。

    众人下意识交换了个眼神,硬着头皮开始回答皇帝的问题。可说了没几句就被直接打断,朱慎锥表示如果是模棱两可的话就不用说了,他要的是结果而不是糊弄问题的手段。

    今天既然把这件事放到廷议上,那么就必须讨论出一个可取的方案来,要不然你们这些臣子不成了尸位素餐的废物么?

    面对皇帝给的压力,众人暗暗叫苦,这时候突然一人站了出来,众人一看居然是工部尚书王命璿王老大人。

    王老大人因为前不久黄河决堤一事声誉大损,这些日子更为了救灾和后续河工事宜心力憔悴,看起来一下子仿佛又老了好几岁的模样。

    大家都知道,王命璿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应该是当不长了,现在之所以皇帝还没问责,也让他继续留任工部那是照顾他的名声和这些年勤勉的功劳。黄河一事实在是太大了,王命璿不管最终责任如何终究会离开朝堂告老还乡,而这个结果也是最好的。

    所以当见王命璿站出来的时候,众人都是一愣,因为谁都没想到王老大人会突然主动表态。

    “陛下!”王命璿朝着皇帝那边行礼,然后道:“臣以为这件事的确有些难办,按理说既然宋王殿下有奏请,而且宋国那边的确有难处,以朝廷规矩设置州府也是正常。不过其他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宋国不比本土,远在万里之外,设置州县派驻流官实在不便……。”

    “老大人这话可有左右逢源之意呀?”不等王命璿把话说完,皇帝有些不悦打断道。

    王命璿神色坦然,并不辩解,继续道:“臣以为关于宋国、永国等外封藩国,可以为特例,不再以之前朝廷祖制来定,两百多年前如何,眼下又是什么情况,自当有所变通,何况祖制也不能面面俱到,陛下当灵活变通才对。”

    这话一出,众人大哗,要不是王命璿资格老,威望高,说不定马上就有人直接指责甚至谩骂了。

    “你究竟是何意,直言无妨。”朱慎锥淡淡问道。

    王命璿道:“臣以为这事可按礼来决断,既陛下实施周制外封制,那么外封藩王也可以用周制来定,不必再循规蹈矩用祖制。此外,大明可在其国设置宣慰司,以进一步确定藩宗制度,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各种情况,也能解决目前问题,岂非两全其美?”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苟在明末当宗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苟在明末当宗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