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掌:冷原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锤:以涅槃之名正文卷 第878掌:冷原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我是赫克特。

    破晓者军团第十一连队连队长,同时也是剑栏议会的成员。

    我在此进行连队的日常军事记录。

    今天,是摩根大人率领我们深入阿瓦隆北境荒原的第十三天。

    情况顺利,无事发生。

    ——————

    其实在最开始,没人知道我们这次远征的具体目的地到底是哪里。

    原体的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即便是身为剑栏议会的成员,有资格查看翻阅军团资料库中最高机密文件的我,对于此次的航程也同样是一无所知:在原体下令将舰船的航向调向阿瓦隆之前,我从未想过那里会和这次远征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倘若不是这次远征,我差不多都要忘了我们还有一颗军团母星。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军团中有很多人都这样。

    比起其他军团的母星,比如说圣血天使的巴尔,火蜥蜴的夜曲星,又或者是白色伤疤的乔戈里斯来说,阿瓦隆对于破晓者军团没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军团不过是其母星文化的延伸,而我们则在原体的引导下走向了未知的道路。

    那些出身于阿瓦隆的新兵。也没能成功的将他们母星上的经验或者习俗,带入到军团中来,恰恰相反,因为原体习惯于完全打乱新兵队伍,并让他们单独加入到老兵们所带领的小队中的缘故,这些阿瓦隆裔的战士反而会在眨眼之间,便彻底融合进破晓者军团的文化中。

    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会给自己起一个有别于阿瓦隆的新名字。

    所以时至今日,军团中的阿瓦隆人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一万。

    比起整个破晓者军团十六万到十七万的总兵力来说,这个比例低到不会产生任何总体性的影响:而在军团的各个冠军连队和诸如剑栏议会这样的最高权力结构中,阿瓦隆人更是一个都没有,他们的最优秀者也只是刚刚爬上连长的位置。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阿瓦隆人在作为阿斯塔特战士方面有多么的无力,他们同样是非常英勇无畏的战士,而出于阿瓦隆上浓厚的英雄主义传统,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远比其他人更凶悍,即便是最危险的任务也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虽然这导致了阿瓦隆裔的士兵在战场的阵亡率要超过军团的平均值,而这也是他们人数一直偏少的主要原因,但也足以说明他们本身的优秀和忠诚:阿瓦隆裔之所以长时间名声不显,不过是原体从来不会对她的出生之地有所偏颇。

    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并不是所有的原体都喜欢他的家乡,但我们的基因之母对于阿瓦隆的冷漠尤其明显。

    哪怕是在远东边疆内,阿瓦隆都不是最受照顾的区域:来自萨拉马斯星区的士兵数量超过了两万人,而条件艰苦的古尔格拉德也贡献了比阿瓦隆更多的新血,他们能在最疯狂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于一直被原体隐藏了存在的阿卡迪亚的新兵,多年来的数量更是累计超过了三万。

    其余的,则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远征和军事行动中,顺手在军团路过的遥远世界上搂过来的新生种子,在破晓者里,你可以看到任何一种世界的文化,也可以看到来自任何一个世界的新兵:马库拉格、诺斯特拉莫或者是卡利班。

    我们还有一个连队里塞满了来自于瓦尔哈拉和卡塔昌的人:这两批生活环境迥异的家伙居然意外的合得来。

    而真正在军团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理所当然是泰拉裔,他们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四万到五万人的庞大数量。

    这其中包括最早与基因之母团聚体的两万多泰拉裔老兵,以及之后的一百多年的大远征期间,军团在神圣泰拉上断断续续进行过的几次征兵活动:破晓者在大远征中的损失算不上大,大部分从泰拉上出发的老兵都活着见证了乌兰诺,时至今日也依旧活跃在军团的各个岗位上。

    甚至在这次奇怪的远征中,他们同样作为军团的主要力量而存在。

    除了约几千名泰拉裔的老兵需要作为定海神针,驻守远东边疆外,其他则全部加入了远征部队:这其中包括整个破晓者军团排名最靠前的十个连队中,除了拉纳外的所有连长和他们的部队,以及竞技场上每个能叫出名号的冠军。

    和他们相比,我甚至捞不到一个在军团前方担任先锋的任务。

    真是太让人痛苦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和那些吃过见过的老东西相比,我和我的第十一连队的确缺少在寒地作战的经验。

    同样的,我的思考也远没有他们活络。

    这些阿瓦隆的老东西明显有了些越老越妖的趋向了: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原体庞大的计划网络的一小块螺钉,所有隐秘只潜藏于原体本人的心中,但通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和异样,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推理出无限趋近于正确的结果。

    真是让人羡慕的能力。

    尽管我们都对原体的计划一无所知,但当摩根大人率领着舰队来到了阿瓦隆的近地轨道上时,当我还在好奇原体是不是要进行最后一步的战争准备,而那些泰拉的老东西却已经猜到了原体的想法,并且飞快的做好了他们的预案。

    当最后一个连队也抵达时,原体将在参与这次远征所有连长和高级军官全部召集到曙光女神号的大厅中,向我们披露此次远征的目的地和特殊性:尽管她没有将所有的真相全部透露出来,但通过她的警告,和那从未有过的严肃表情,我们也知道了这次远征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

    我们将深入网道:我知道这东西,当年的耶门伽巨石碑战役中,黑暗灵族的偷袭部队正是从网道中钻出,杀死了与我关系最好的战斗兄弟之一,尽管它们在随后的战斗里被我们屠杀殆尽,但一万具异形的尸骸也换不回一颗烈士的心。

    而按照原体的说法,这些网道理所当然的连接着黑暗灵族的主基地,这是它们平日里出行和劫掠的秘密法宝:而在今天,这项异形的宝物将被我们利用,我们将通过黑暗灵族能够在银河各处神出鬼没,犯下无数发指罪行的捷径,出其不意的攻击他们整个种族的心脏地带。

    帝皇、他的禁军和另外两个军团,将与我们并肩作战。

    而考虑到银河中心的紧张局势,以及前不久的泰拉危机,这样的兵力安排就多少有些耐人寻味了。

    黑暗灵族的确是人类的大敌,是最让人仇恨的异形,如果能够毁灭它们,投入再多都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因此便将整个人类帝国的稳定置于脑后,即便不处理泰拉危机也要征讨科摩罗?

    这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尽管没有人主动询问,但可能是我们脸上的困惑度太过明显,原体还是主动为我们讲解了其中的秘密。

    她并没有说的很清楚,但也足够了。

    她向我们透露到,远征科莫罗并非是彻为了彻底毁灭黑暗灵族,这个消息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但随即而来的重磅新闻则彻底冲淡了我们心中的忧愁。

    原体告诉我们,人类之主在黑暗灵族的王城中发现了某项传承古老,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至关重要的无价之宝,倘若我们能够彻底的抢过并且掌握它,哪怕重返曾经的辉煌年代也并非不可能:和这项无价之宝的重要性相比,即便是现在的人类帝国,也需要往后退一个身位。

    这就是帝皇消失的原因,他必须向外界所有人隐瞒这一行动的绝密性,通过一条不可能的通道,悄悄潜藏到科摩罗,向这座罪恶之城发动致命的一击,这事关人类未来的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多的前期准备和牺牲都是有必要的。

    而现在,我们将作为这项伟大军事行动的最后一个生力军,以纯粹的援兵身份赶向科摩罗的战场:我们拥有这份荣耀,倘若我们没资格参与其中的话,我们也无法在今天得知事情的真相,无法得知人类之主抛弃他的帝国的真实原因。

    原体的说辞的确很生动,虽然她从来没有透露过这份无价之宝到底是什么,但也没人对真相感兴趣,因为我们都很确定我们的原体是绝对不会欺骗我们的:她说这件事情事关人类的命运,那我们就的确是在为整个文明和种族而战。

    一想到这一点,那些来自泰拉的老兵的脸上扬起了满是怀念的笑容。

    而【新兵】们则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至于我?

    我的表现要更好一些。

    当他们还在激动莫名的时候,我就已经决定为我的连队夺下先锋的荣誉。

    然后?

    然后我就看见几个穿着寒地作战服的泰拉老家伙,骄傲的走到了原体的面前。

    他们的逻辑之清晰让人赞叹。

    首先,出于丰富的军事经验,他们很确定这次远征的任何前期准备都和阿瓦隆是毫无关系的,那么抛去所有不可能,剩下的那个答案即便再荒谬,也是真相:我们这次远征将从阿瓦隆出发,也许是通过某种未知的秘密通道。

    而整个阿瓦隆上,唯一的一个能够与秘密通道有关联的地点,这是从始至终都不曾为外人所踏足过的北境荒原:其中的隐秘虽然并不为人所知晓,但其极端严寒的气候特点却是肉眼可见的,这势必是一场需要寒地作战的远征。

    想通了这一点,这些曾在寒冷世界上作战过的老家伙们,便自然而然的穿戴上了他们的寒地作战服,并在胸前骄傲的佩戴着他们曾在冰雪世界取得的勋章。

    接下来的事情走向不言而喻。

    当我还在决定如何夺取先锋时,这些老不死的已经把所有的名额都抢光了。

    于是,在这场远征开始的第十三天。

    我和我的连队正搭乘着特别改造过的雪地式履带车,行走在军团主力队列左后方的位置上,作为外围的岗哨,保卫那些运载的弹药和物资补给的运输车队:距离先锋的位置十万八千里远,在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里如无头苍蝇般前行。

    目前来说,情况还算顺利。

    只是有些无聊:而且有些诡异。

    这次远征和我之前经历过的每一次远征都大不相同,它是通过陆路进军的,而且我们缺少足够的情报优势和外界支援,这种在未知领域中的长时间行军,对于我的连队来说更是一种较为陌生的事情:我们已经有几十年没这么做过了。

    出于战争风格的原因,我们已经习惯了搭乘运输机或空投舱,快速前往到前线交火处的附近,从踏进舱门到向敌人射出第一枚爆弹,中间哪怕间隔十五分钟都算是一次较为拖沓的旅程的:长时间的徒步行军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且,今天在阿瓦隆的本土传说中被记载为冷原的北极区域,也的确是一片与其名声相对应的诡异土地,这里终年被笼罩在极为厚重的雷暴天气和乌云下,数千年来从未有过放晴的一天,就连天上的战舰都无法看破地面上的具体情况:就连机械神教也改变不了这里的环境。

    在这片土地上行军,我们可真的堕落到了和古代的军队毫无两样的地步:没有准确的地图和实时的天气预报,没有随时随地能从天上送下来的补给,我们在一无所知的雪域荒原上艰难地跋涉,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还没有连队失联。

    这和原体的谨慎心态有很大关系。

    从我们抵达北境的边缘地带,准备正式向内陆地区出发的时候,原体就向我们下达了极为严苛的行军法令,她禁止各个连队之间相隔太远的距离,必须随时保持在彼此间肉眼可见的距离上,而且能确保听到比邻兄弟部队的喊话:即便是在更外围的警戒部队也同样如此。

    与此同时,原体还给予了每一名连长她特意打造的勋章,通过勋章,她可以传送到这些连长本人的面前,每天一次,检查各个连队的情况和问题,并亲口向我们下达最新的指令和前进方向,有时候甚至会具体到当天的口粮补给。

    就这样,整个破晓者的远征军就如同一只浑身紧缩的刺猬,在漫无天际的雪域荒原上维持着不快不慢的行军速度:在天气还不算特别糟糕的那几天,我们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整个军团的先锋位置,出于单纯的作战需求来说,如此密集的行军队列简直就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

    但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因为从踏入北境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见识到了这里的气候有多么的诡异。

    大雪,无边无际的大雪,在古老都泰拉传说中足以引发世界末日的冰河时代,还有更加夸张的寒冷与极冻,在这铺天盖地的暴雪中考验着我们的神经和体力:从我们踏进荒原的第一天起,到现在,这场大雪始终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里的雪花实在是太过坚硬了,即便拍打在动力盔甲上都会有噼啪作响的子弹声传来,根本不用担心人陷进去或者爆发雪崩的可能性:但随之而的坏处就是,除非我们能够幸运的遇到一处宽阔的背风地带,否则,整个军团都不太可能享受到安息的时光。

    在十三天里,我们只睡了三个小时。

    虽然原体的确有能力支撑起足够所有人躲入其中的防护罩,但没人会在大战降临时以这种理由消耗原体的灵能。

    而且,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个。

    而是:时间。

    想必你们也都看出来了。

    即便只能徒步行军,即便恶劣天气让我们的行军速度没有实际上那么快,但我们终究是阿斯塔特战士,我们的精力和身体素质都远不是凡人有够媲美的。更何况我们此次的远征实现了完全的机械化:虽然说是徒步行军,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走下履带运输车。

    那么问题也来了。

    考虑到阿瓦隆本身是一颗和神圣泰拉差不多大小的世界,即便它的北境荒原的确是广袤无垠,但赶了这么天的路,怎么说我们也该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了:但事实上迎接我们的,却是导航系统的彻底损坏,以及个体方向感的逐渐迷失。

    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我们距离最开始的出发点到底有多远:这个处处透露着诡异的地方甚至无法升降飞机。

    唯一能够维持军心的,只有原体本人从头到尾的坚定心态:她似乎非常清楚我们前进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在哪里,除去需要检查部队和必须的休息以外,她始终都保持着高速的前进模式,我们不得不拼尽全力才能跟上原体的脚步,这也让我们没时间细想这里愈加诡异的事态。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

    日常的维护和工作交接,在履带车内部伴着子弹般的雪声小憩,啃着冰冷刺骨的罐头和便装食品,怀念着曙光女神号上热气腾腾的大餐,又或者是和战斗兄弟们维修那永远都好不了的导航系统,在冰雪中迎接着原体到来时的光芒。

    这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

    我们已经度过了十三天,天知道我们还要按照这种规律度过多久。

    我开始怀疑:照这个速度,我们真的能赶上帝皇的科摩罗战役吗?

    在上一次接受原体检查的时候,我将心中的这个疑问抛给了原体。

    而她看起来对此毫不意外:只是将她的回答简单的塞进了我的耳朵。

    【我们肯定能赶上,赫克特。】

    原体的答案很简洁,她明显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涉足过度,但也足够说服我了。

    “我只是有些顾虑,大人……”

    【你跟他们一样么?】

    “什么?”

    【觉得我们在这里绕圈子,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已经长到不正常。】

    【十三天,怎么说也该赶到了。】

    “……的确,大人。”

    【原因很简单,赫克特。】

    我记得原体笑了一下。

    【因为中途有几天,大概是第二天到第六天,以及第八天到第十一天,我们的确是在那里绕圈子:按照我的估计,整个冷原都是一次超大型的远古实验的遗留物,他拥有了自己的防御系统,无论是恶劣的气候还是古怪的地形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还不是最艰难的一部分。】

    “您的意思是……”

    【在过去这几天里,我一直在破坏他们留下的防御机制和难题,这也是我在你们各个连队中一直移动的原因,因为我必须前往不同的地方取样:时至今日,我已经破坏了他们三分之二的防御系统,但我很怀疑这只是在最外围的篱笆。】

    【在里面,应该还有更危险的东西在那里等着我呢。】

    【相信我,赫克特。】

    【阿瓦隆曾是一个不凡的世界:但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个麻烦。】

    【我不愿意在此涉足过多。】

    【仅仅是在这片冷原,我就发觉到了至少三个霸主级文明的痕迹,他们都各自留下了大不相同的防御系统,我们现在虽然逐步打破了最外围的机制,但如果想要抵达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在接下来,我们恐怕还要经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

    【不过,放心吧,赫克特。】

    【这里没什么大不了】

    【和这片银河真正的疯狂相比,停留在这里的,不过是些远古时期的遗魂罢了。】

    ——————

    这就是在我的记忆中,基因原体向我嘱咐的最后一句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基因之母觉得之后的某些对话有些不太合适,让我记住不是有个好主意,于是在争得我的同意后,她修改了我的一部分记忆:这导致了我这两天总是觉得有些头疼。

    当然,我对此没什么意见。

    因为我心中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是我们行进的第十三天,而我预见到不会有下一个无聊的第十三天了。

    也许很快,我们就将……

    ……

    “连长!”

    通讯器吱吱作响,打断了正在进行行军记录的赫克特。

    “怎么了?”

    赫克特接过了通讯器。

    “外边的侦察部队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很多……呃,奇怪的尸体?”

    “人类的?”

    “不,是灵族的,嗯……”

    “还有其他的一些……生物?”

    “生物?什么生物?”

    通讯器的另一端传来了思考的犹豫。

    “要我说的话:我总觉得这些奇怪的金属生物看起来很眼熟?”

    “我以前考古的时候似乎见过:而且它们和灵族尸体保持着非常激烈的战斗状态。”

    “不过……”

    “不过什么?”

    “这些金属造物:它们不属于一类。”

    “他们有的看起来是六千万年前的。”

    “有的看起来:最多是六千年前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锤:以涅槃之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锤:以涅槃之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锤:以涅槃之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