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小安村囤粮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正文卷 第880章 小安村囤粮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闫怀文来的有些晚。

    日头已全然升起。

    没干一会就浑身汗津津的。

    “大伯,喝点水。”

    闫玉这个小马屁精欢快的跑过来。

    李雪梅将小芽儿放在地上的筐里,顺着声音看到她闺女的殷勤,抿着嘴笑。

    自打闫怀文掏出了上千两银子的巨款,并不断给孩子们散碎零用之后,千初做鞋头袜角的更勤快了,她闺女更是变着法的围着大哥转讨他的欢心,用她的话说,这叫“爆金币”。

    大哥心知肚明,却很是愿意配合。

    这叫什么,这就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她闺女不光自己得益,还总拉上小芽儿一起,当然多爆出的这份金币,当姐姐的自是帮连双脚直立行走还未学会,目前停留在爬行阶段的妹妹经管起来。

    还给李雪梅看过账目,单独立了一本册子不说,记得有板有眼。

    李雪梅就想看看她这么折腾到底想要干啥。

    “大伯,您去温书吧,咱家请的帮工都是壮劳力,多说三日就能全收上来,您就别伸手了。”闫玉扬着和太阳一般灿烂的笑脸,面皮虽还没白回来,却衬得那双眸子愈发净透。

    闫怀文眼中带笑,神色温柔。

    “我和你爹疏于农务,家里的地全赖小二操持才有这么好的收成,大伯心里欢喜,想在这田里多看一看。”

    割下来的麦子堆高,露出了关州独有的黑土。

    “亩产高于老家甚多。”闫怀文说道。

    “嘿嘿,虽说关州就种一季,可咱地肥啊!收成总量肯定比不过南边能种两季三季的,但咱地里的庄稼,大伯不是我吹,肯定比南边的好吃,您嚼嚼,生吃都喷喷香。”

    闫玉揉了一把麦子,自己吃一半,另一半递给大伯。

    闫怀文也没嫌弃,直接放到嘴里咀嚼。

    点头道:“不错。”

    闫玉的小胖脸更是笑开了花。

    “大伯,我想去京城的时候给爹带些,也让他尝尝这新粮。”闫玉掰着手指头数着:“干爷那少不了一份孝敬,王爷那得带着,不然他老人家该挑理啦,国公爷那也送上一份吧,到了京城,咱这些人就端人家的饭碗了嘿嘿嘿嘿!”

    闫怀文含笑点头:“小二有心了。”

    “都是大伯教得好。”闫玉接话那叫一个溜。

    闫怀文熟练的掏出一块碎银来。

    “你去跑跑腿,将几位村老请到家中,我有事相商。”

    “好嘞大伯!”闫玉收银子的小手一闪而过,无比迅捷。

    声音又痛快又欢快。

    ……

    闫玉例行蹲在自家堂屋的门口。

    小耳朵竖起来。

    嘴里悠闲的叼着一根麦秆,用尖利的小牙咬着上下左右晃悠。

    一会晃成个8,一会晃成个0。

    最开始听大伯和村老们说,老家齐山府那边旱情未见减轻,明年还不知是个啥光景,这段时日是眼见关州收成不错,市面上的粮价才落下来少许,可较小安村去岁逃荒来时,还是呈涨势。

    便提议村里的粮食不要外卖,留在家中,以应万全。

    村老们自是同意。

    去岁关州府接收逃荒灾民,粮价本就猛涨一拨,再加上一直打仗,关州一直缺粮,要不是天时好,山间地头能轻易找到可果腹的野菜,能混着吃填饱肚子,还不定怎么难熬呢。

    小安村是因着从南边买了一批粮食来,和反军打仗的时候又没少打秋风,才不怎么觉得。

    事实上,他们所知的其他村子,谁家不是整日野菜糊糊度日。

    不然来小安村找活的人咋会那么多。

    之后,闫怀文又提议,若有余力,村中可收粮囤粮。

    门口揣手蹲的闫玉眼睛亮起来。

    收粮好啊!

    将粮食卖给粮商让他们发财,不如便宜他们!

    不不,不是为占这个便宜。

    而是统一调度,以备不时之需。

    小安营归了国公爷麾下,闫玉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啥叫吃皇粮。

    饷银粮草军备等物资不说十成十供应,最少也有七八成吧。

    和以前小安营那抠抠搜搜的日子简直没法比。

    朗朗乾坤,大晋治下。

    竟还有让当兵的自己养自己的?

    除了想造反的,真没见过这等稀奇事!

    闫玉虽然现在身在国公军,可心还是向着自家王爷的。

    他们闫家,可是根正苗红的英王党。

    万一以后有万一呢。

    将粮食留在关州,留在小安村,才最让人放心。

    大伯给的那一大笔银子,闫玉本想进京后置备田产房产的。

    可此时嘛,天平又往囤粮的一边压了压。

    唉!

    还是手里银子不够。

    不然还做啥选择,必须都要啊!

    几位村老商量之后,决定由村子出面,先从小安村内开始,有想卖粮的,村里都收了,然后再通过来村里的帮工慢慢传出风去。

    小安村逢一逢六的小集也可以利用起来。

    他们本钱不多,不能和那些有身家的粮商相比,都拿出来收粮又不往外卖,恐怕吃消不住,不如细水长流,按照农家人的习惯,不会将粮食一下子都卖掉,而是一点点卖一点点过日子。

    以村子的名义牵头,好处诸多,一是不会乱价,二是在人心里打下小安村长期收粮的印象,三是村子地下挖的那些个地窖地道都可以动用起来存粮,村子统一安排人管理,更为便宜。

    最后她大伯提到了乐山府的庄稼。

    当初乐山府的百姓可是和关州签了契的,乐山府遭蛮子祸害,流离失所,大部分都逃来了关州,虽说现在已陆陆续续返乡,可中间空挡的那一段时日,可是关州军在精心照料。

    按照约定,此时秋收,关州会安排人过去拉粮。

    关州各县衙都分派了对应的乐山府诸县。

    虎踞衙役不足,要征召民夫。

    闫怀文自然要关照村里。

    堂内几个老头笑得合不拢嘴。

    小安村开荒的地不少,可架不住村里人太能干,这点地都不够他们三五日收的,若是再吃些劲,两日拿下也不是不能,剩下点收尾的活计,家里的女人孩子就干了,各家的壮劳力都能抽身。

    他们跟着去乐山府拉粮,带出嘴去有钱挣还能顺道收粮回来,啧啧啧,没有比这再好的事!

    咳咳,宅宅久不更新,又写的慢,好愧疚地腻~!

    献祭一本蘑菇,不,好书,给各位衣食父母打打牙祭~(〃'▽'〃)~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