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山涧捕鱼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重生在1986年 第四百六十章.山涧捕鱼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东北这边,管鲫鱼叫鲫瓜子。
大鲫鱼背部发黑、腹部发白,而泡子里打出的小鲫鱼,身上白多黑少。
此时一条条小鲫鱼被丢在喂得罗里,它们噼里啪啦地拍着尾巴,身上鳞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就见白花花一堆。
随着邢三、王强、赵军、解臣等人陆续撒网,喂得罗里已经装了半下,得有四五斤这种小鲫鱼了。
旁边那桶里,装的是嘎牙子、白条、老头鱼,还有几条小鲶鱼。
东北这边冷水鱼,讲三花五罗十八子。鲫鱼被叫做鲫瓜子,鲤鱼被叫做鲤鱼拐子,草鱼被叫做草根棒子,鲶鱼被叫做鲶鱼球子。
这些鱼获不都是从一个泡子里打出来的,而是四个泡子出的鱼获。
嘎牙子、白条、老头鱼、鲶鱼都不多,但这些鱼相当个头大,装了多半喂得罗。
其中嘎牙子和鲫鱼都好活,可白条和老头鱼就不好整了。即便往桶里舀了凉水,可看那白条和老头鱼也不欢实。
最后是赵金辉,要不说身大力不亏。赵金辉二百多斤的体格子,撒网就跟丢手绢似的,动作是那般的轻松、随意。
但在摘鱼的时候,即便赵军等人挨个嘱咐,赵金辉还是被嘎牙子背上的骨刺扎了一下。
嘎牙子在南方叫黄辣丁,它那骨刺带毒,人被其扎到之后,伤口肿痛难忍。
眼看赵金辉捂着手喊疼,李如海一把拉住赵金辉手腕,道:“来,辉哥,我给你撒泡尿,呲呲你那手就不疼了。”
“啥?”赵金辉一愣,连疼都顾不上了。
然后,就听李如海继续道:“童子尿治这个,你不知道吗?”
“是吗?”赵金辉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回手推了李如海一把,道:“我特么也童子,我用你呀?”
赵军等人呵呵直乐,张援民捏起一条嘎牙子,对赵金辉道:“金辉,不使尿,我给你刮点这鱼身上黏液,抹上能差异不少。”
张援民说完,就被邢三拦下。只见邢三从后腰拽下装烟叶子的口袋,从中捏出一撮烟叶,招呼赵金辉道:“胖小儿,你张嘴。”
“啊?”赵金辉诧异地看着邢三,就听邢三道:“你自己给这烟叶子嚼碎了,完了糊挨扎那地方,一会儿就好了。”
赵金辉信邢三的,他听邢三如此说,就仰脖、张嘴,任邢三把烟叶子丢进他嘴里。
“我就知道,你们谁整不好就得挨扎。”邢三一边往后腰别烟口袋,一边说道:“这我特意在家带的烟叶子。”
跟身边这些人处得时间久了,邢三也知道关心这些人了。
果然,邢三这招比童子尿、嘎牙子身上黏液都好用,赵金辉把嚼碎的烟叶子糊在伤口上,伤口没肿起来,而且没一会儿也就不疼了。
赵金辉端在手在一旁,赵军七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换个地方。
八人撒了八网,捞了能有八斤多的鱼。这些鱼搁一般的人家,绝对够吃了。但赵军家不行,他家晚上三十口人吃饭,这些鱼哪够啊?
可这时候,他们就不打算撒网了。泡子是死水,真正的河鲜,还得到山河水里去寻。
几人把网、桶往后车箱里装的时候,张援民指着右边不远处的水泡子,对赵军等人道:“这前儿太冷,咱下不去水,要不咱上那里搁抬网抬,能抬出老鳖。”
张援民说的老鳖就是水鳖,学名叫龙虱,说白了就是一种鹌鹑蛋那么大的黑盖盖虫。
水鳖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都生活在水里。这东西不脏,给翅膀一揪,再捏着屁股往出一拽,扯出肠子去,这样收拾完的水鳖就能下锅炸、上火烤了。
炸、烤出的水鳖,香、酥、脆,孩子当零嘴、男人下酒都是难得的美味。
“那水能有多深呐?”李宝玉闻言,问张援民道:“大约摸能到我哪儿啊?”
“到哪儿你也不能下去。”赵军拦李宝玉,道:“拔凉的,再做病呢?”
男人一怕久坐,二怕凉。除非水不过靴子,否则赵军都不会让李宝玉下水。可这边泡子再浅,不过膝的也少。
听赵军这么说,李宝玉不吱声了。他们上车后,赵军驱车向山而行。
到山前从右边往后绕,越走前头石头越多。
眼看前头车过不去了,赵军便把车停下,大伙下车拿上工具,往前走不多远,就见山涧水湍急而下。
三四米的山涧,两侧都是石头、沙土形成的缓坡。这里和东大沟还不一样,东大沟是边上化了,而这里只有岸边还有些许薄冰。
水流的很急,正好拦河捕鱼。
这时,张援民叫李宝玉、解臣陪他往下走,到水深处去下地笼,留赵军他们去上头抬鱼。
就这样,一行人兵分两路,张援民三人往下游走,赵军五人往上去。
“这水真清亮啊。”李如海一手扛着二齿挠子和大锤,一手提着喂得罗,踩着石头走路,嘴还不闲着。
山涧水日夜不停,冲刷着河里的石头,水清澈见底,深处能到小腿肚子,浅处也就刚没脚踝。
但这里的深浅可调,挪动水里的石头,深处能变浅,浅处能变深。
“军哥,鱼!”忽然,赵金辉喊了赵军一声走在前面的赵军回头看了一眼,但他没过去。
离着赵金辉较近的王强,回头喊道:“金辉,走啊,一会儿那鱼有的是。”
水流那么急,鱼早顺流而下了。当你看着鱼的时候,想抓是抓不住的。
五人又往上走,走不多远,邢三便叫住赵军道:“小子,咱就在这儿下网得了。”
此处水深过小腿肚,五人就准备在这阶前使网拦鱼。
今天赵家帮带来两张抬网,抬网是两米长、一米半宽的网,两边穿着落叶松棍子。
所谓抬网,就是两人把着两边棍子,将网沉入水中,然后再抬起来。水顺网眼漏下,留鱼在网中。
这种网只能在浅水区,因为水太深的话,人就淹死了。像张援民之前说有水鳖的水泡子,那水泡子对正常人来说齐腰深,用这抬网是最好的。
这网眼密,一网下去,大鱼、小鱼都上来了。
这不存在什么绝户网,东北冷水鱼,像麦穗、船钉子、花泥鳅、河石榴……这些本身就都是小鱼。
而且就这丰富的冷水鱼资源,到赵军重生的时候,也没见着匮乏。反而是南方一些水域,本土鱼都被清道夫等外来物种吃绝户了。
赵军让邢三和李如海一组、王强和赵金辉一组,两组老带青,一组持一张抬网于山涧中并立。
五人都穿着水鞋,也就是靴子。靴子不保暖,但里面穿了两层羊毛毡袜。
此时四人持网,将网斜置于水中,对着水流来的方向,网呈前低后高之势。前大半张网在水里,后小半张网出水。
这不像在水泡子里抬鱼,泡子水是死的,这水是活的,而且流速快。要把网都置于水里,鱼不还是顺水走了吗?
这时,赵军手持二齿挠子站在四人前面。二齿挠子就是二齿耙,是东北起土豆的利器。
赵军用二齿挠子勾拽水中大大小小的石头,一来增加水流速,二来是弄出藏在石头下的小鱼。
冰凉的河水冲在抬网上,水花翻滚让人看不到水下情况。
但使网拦了二十多秒,邢三就招呼李如海道:“二小子,抬网。”
李如海在他家兄弟里行二,所以邢三叫他一声二小子。
李如海闻言,将身往旁一侧,与邢三一起用力,缓缓将网抬起。
这时候山里气温还不高,靠水处就更凉了,所以抬网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尽量别把水溅在身上。
随着网被抬出水面,还有水滴不住从网上落下,此时黄色的渔网中,十多条小鱼弹动着身子。
小鱼长十公分到十五公分,身子扁、头尖长、嘴突出,脊背灰棕、腹部灰白,身体两侧有一条条黑道。
这鱼叫花泥鳅。
“哎呀!这么多鱼呐!”邢三用手扒拉着网上的鱼,招呼赵军道:“小子,赶紧拿桶!”
一共十四条小花泥鳅,说多不算多,但捕鱼人此时的激动心情是溢于言表的。
捡完邢三、李如海这边的鱼,赵军又去捡王强、赵金辉那网的。
一共不到三十条小鱼进桶,那四人继续落网、拦水、抬鱼。
这种小鱼,都是成群结队的,所以一网或者连续几网打上的鱼都是一种。
邢三他们不厌其烦,一网、一网地往起抬,他们抬赵军捡,每组平均两三分钟就一网鱼。
一网虽然也就十几条小鱼,但架不住频率高。半个小时过去,浸在水中的柳条编大鱼篓都快装满了。
正好赶上张援民三人下地笼回来,五人收工上岸休息。
这边的冷水鱼资源很是丰富,半个小时就抬出来二百多条小鱼。
这些鱼倒在水梢里,也有少半水梢。往水梢里加水,就见那些小鱼成群结队的浮在水面上换气。
它们就像有组织似的,一群群的很是好看。这里鱼基本都是花泥鳅,只有二三十条麦穗。
都说麦穗鱼炸着吃最香,但这时候李宝玉对赵军提议,道:“哥哥,咱拢火暖和、暖和,烤两串鱼吃啊。”
这天捅咕水,穿再多也得冷。不过李宝玉张罗拢火,更多的是为了烤鱼。
今天出来为了捕鱼,也是为了玩。赵军应下李宝玉的提议,几人沿南岸坡往上走。到小树林里,李宝玉、解臣、赵金辉、李如海拢柴生火。
赵军、邢三、王强、张援民使刀削树枝成签子,穿上一条条小鱼。
等火堆拢起,几人先取暖、烘干被水打湿的衣角、裤腿。
“军哥,咱啥时候烤鱼呀?”赵金辉有些着急了,赵军笑道:“等咱们暖和了,这柴火也烧出红火了,咱再烤哈。”
听赵军这么说,赵金辉舔了舔嘴唇。
这种烤鱼没啥技术,就是转圈插在火堆旁烘烤。没油又没盐,鱼烤到微焦就开吃。
那小鱼比筷子粗不多少,但这种鱼吃的鲜、吃的是嫩。
刚从河里捞上来,直接用柴火烘烤的鱼,别有一番滋味。
烤这小鱼是吃不饱的,尝个新鲜就得了。
烤完火、吃完鱼,几人起身,继续捕鱼。在往水边走时,李宝玉跟赵金辉道:“再过半个来月,咱就在水边支个小锅,直接擓那水炖鱼,完了转圈贴一溜饼子,那才香呢。”
李宝玉话音刚落就听王强道:“宝玉,你瞅瞅你,你还跟金辉吹这个,人家旁边是海!”
“啊,呵呵……”李宝玉闻言一怔随即呵呵一笑。
而这时,赵金辉道:“我家那靠海,也没这么玩儿过呀,那海水也不能炖鱼呀。”
“那等下次的。”赵军道:“等过一阵子,再暖和、暖和的,咱来抓蝲蛄前儿,搁家带个锅、带一罐头瓶子大酱。完了整点鱼,咱就给它搁焖上。”
赵金辉听得直抿嘴,但还是有些不明白的问赵军,道:“军哥,啥是蝲蛄呀?”
“蝲蛄……”赵军想了想,他不知道这时候小龙虾是否端上了餐桌,但他知道赵金辉应该不知道啥是小龙虾。
但赵金辉肯定知道大龙虾,于是赵军便对他说:“长的跟龙虾似的,但它不大点儿。”
说着,赵军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那么小,能有肉吗?”赵金辉问,赵军笑道:“没肉不要紧,它鲜呐。那做蝲蛄豆腐,没谁了。”
“炖大豆腐呀?”赵金辉追问,赵军摇头道:“不是,它叫蝲蛄豆腐是……”
赵军话没说完,就听王强喊他们道:“大外甥,你们咋还往前走呐?”
赵军闻言,停住脚步,却听走在前面的张援民道:“走,咱上前面去。”
知道张援民打鱼是行家,大伙就跟着他往前走。到前边,看山涧石块堆积呈台阶形。
“这是我爹当年垒的呢。”张援民说出这么句话,惊了众人一跳。
往前去,就见台阶往上是一个石头堆积的大缓台,缓台长足有三四米。到尽头,又是往上的台阶。
缓台位置的水,才到脚脖处。张援民回头招呼赵军几人,道:“来,把网给我。”
一副抬网递过去,张援民将其展开放在水中。两边的落叶松棍与水流平行,然后搬石块压两边棍,将网固定在水中。
固定的时候,还是前低后高。后面两边各垫一块石头使网斜坡对着水流。
水山涧两岸坡上有枯草,张援民让李宝玉、解臣割枯草,分成碗口粗的一把扎起来,将其一把把横在网上,并用小块石头压住。
这样一来,水冲鱼上网,水顺网眼而过,鱼却被草把拦了下来。
鱼没法往回逆流,只能停留在网上。如此,每隔两分钟过去捡一次鱼就行了。
“看没看见?”张援民笑着对身边几人,道:“抬网是这么用的!”
“大哥,你真厉害!”赵军由衷地夸了张援民一句,就听张援民笑道:“兄弟,去年给你拿那河石榴,都是这么抬出来的。”
“唉呀,大哥。”提起河石榴,赵军感慨道:“那鱼真香啊!”
“张小子。”忽然,邢三对张援民道:“你瞅你会的也不少,你非捅咕黑瞎子干什么玩意呢?”
邢三此言一出,张援民脸上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