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615-1690:英国与东方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吞噬神明的盛宴 第114章 1615-1690:英国与东方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导数,你们应该学过吧?”

    龙裔首先问了一嘴。

    艾伦在心里咧嘴一笑。

    他不仅学过,还学的不错呢——可惜已经忘了。

    新课标高中数学选修一,圆锥曲线与导数。

    通常情况下,这是中国新课标卷的数学压轴题。

    两道题共占40分,

    而新课标高考总分750分。

    这四十分看起来并不多。

    不过,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区区40分,就是985和211的区别。

    ————

    真可惜。

    明明曾经非常努力的学习过“导数”的知识。

    不过长期不用,

    艾伦·阿普比还是把这些知识还给了“数学老师”。

    仅仅留下了一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函数解析”的有关知识。

    恐怕也不剩下多少了吧。

    ————

    不过,或许会出人意料的是:

    导数理论早在400年前就已经被创立。

    通常认为,起重要作用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在历史上于1677年被提出。

    ————

    1677年,是个什么样的时间呢?

    首先,它属于17世纪中晚期。

    提到这段时期,我们就不能不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件大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爆发英国内战。

    1645年,克伦威尔组建“新模范军”。

    而短短四年之后,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他成为欧洲历史上首位被公开处死的皇帝。

    1653年,克伦威尔自称“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制。

    后边的事情就比较有名了。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宫廷政变。

    1689年,《权力法案》被签订。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历史老师反复和我们强调《权力法案》的“权力”该怎么写)

    ————

    短短的几十年,英国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不由得让人产生沧桑变幻之感。

    1640年-1689年,共计五十年。半个世纪。

    如果一个人在1640年出生,那么1689年,其实他也才49岁。

    时间看似很慢,其实也很快。

    这一切,他都能够看在眼里。

    不过一代人的时间。

    ————

    1643年,艾萨克·牛顿出生。

    ————

    多么有趣呀。

    17世纪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

    当你想到“艾萨克·牛顿”和“克伦威尔”生活在同一个动荡的年代的时候。

    简直让人“潸然泪下”。

    如果你想到“1648年”正是“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就更是这样了。

    ————

    而当你回想起,

    1618年4月13日,在遥远的东方。

    努尔哈赤正式以“七大恨”告天,

    向明朝宣战的时候。

    更不由得令人心生“沧海桑田”之感。

    没有人在那个时候知道,短短三十年以后。

    1644年,艾萨克·牛顿出生的下一年。

    “中国清军入北京。”

    ————

    回顾历史就到此结束吧——在这样回想下去,这本小说就变成一本“历史随想录”了。

    作者说了这么多,想传达的信息非常简单:

    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

    ————

    这个世界,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是何等的广大!

    又是何等的渺小!

    ————

    世界是何其的渺小!

    小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儿,每一个信息都被连在了一起!

    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说的1643年。

    整个地球,就这样,被一个简单的数字联系在了一起。

    1643。

    当你说到1643的时候。

    整个世界都在1643年。

    无论是艾萨克牛顿的出生,

    还是查理一世将被推上断头台。

    还是即将到来的清军入关。

    都发生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年份。

    ————

    可是,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广大!

    容得下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和生存方式。

    大到,如果我们不说到1643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清军入关”,仿佛发生在两个不相干的世界似的。

    ————

    世界就这样被联系在了一起。

    无论文明间彼此联系还是割裂。

    多么残忍!

    多么冷酷!

    多么无情!

    但是,又多么的“正义”。

    ————

    我们上一章还说到“时间和空间”,这种类似“物理”的知识。

    而我们现在却又说到了“17世纪的英国与中国”。

    跨度不大吗?

    不大。

    因为,我们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广大的地球上啊!

    正如同这首诗所写的一样!

    ————

    “Every one is united,“

    “No one is an island,“

    “entire or itself,“

    “so never ask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John Donne(1572-1631)《For whon the bell tolls》(有改动)

    ————

    这首诗后来被化用为海明威的一篇小说:

    《丧钟为谁而鸣》

    ————

    是啊!

    每个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其实也不仅仅是人与人。

    信息与信息之间,也正是这样联系在一起。

    这正是人类的概念体系能够建立起来的基础。

    而建立在这种概念体系上的人类共识,形成了人类社会的今天。

    也让我们,成为了我们本身。

    “魔法世界”“时间与空间的性质”,与“17世纪英国与中国的历史”。

    其实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联系!

    那就是,他们同属于人类的知识。

    他们都属于“人类概念”的宏大图谱以内。

    我们看似在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

    但是,其实他们也都存在于这个知识“图示”以内。

    只不过一个在第17页的第一行,

    另一个在第117页的第一行而已。

    ————

    当我们把视线投向整个人类的存在,

    地球的历史;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衰退,

    以及人类的知识图谱的时候。

    你会发现,

    “时空间的有关信息”与“人类历史”之间,

    其实,

    是相连的!

    ————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一个所谓“要素过多”的世界。

    才符合世界的常态吧。

    ————

    ————

    “毫无疑问的学过。”

    斯内普点了点头。

    “无论是变形术的‘高等构型’,以及魔药学的‘高等化学’,”

    “都需要‘高等数学’作为基础。”

    “而我自然也没少做练习题。”

    ——

    “我也学过。”

    艾伦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嘴。

    “不过稍微有点忘了。”

    艾伦打算先看看龙裔怎么说的,再说自己的推测。

    但是龙裔自己就在这里,艾伦也不好班门弄斧的说自己的猜想。

    ————

    “好的。”

    “虽然我很想和你们说很多‘构型’上的知识。”

    “不过现在的条件也不太允许。”

    “简单来说,”

    “我画图写算式,至少要写两黑板。”

    龙裔耸了耸肩。

    ————

    “所以,我就长话短说。”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对恶神发起华丽叛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