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音符】 第四十九章 1968年E 初尝农家味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悠悠球正文 【跨时代音符】 第四十九章 1968年E 初尝农家味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生活环境突然变异会使决心书里的满腔热情迅速地凉了下来,就象一块烧红的薄铁片扔进水盆子里,哧哧啦啦冒股热气也就冷却了下来,这块铁看似挺硬,实际上脆的很,不经意摔碰一下就会蹦出豁牙子来,甚至摔成几半碎片。请大家搜索(品@)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在这里要面临着洗心革面的彻底改造,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他们多年装开水的肚子都要换成装井拔凉水和山泉水了,喝得直跑肚也得喝,大铁锅烧的开水不是油花滋味就是铁锈味根本喝不下去;洗澡的地方也没有了,男生还可以,夏天躺在河沟子里痛痛快快洗一气,女生只能躲在宿舍里擦擦身子;脸上抹点友谊牌雪花膏都招来“苍蝇”叮和“蜂子”蛰,山沟里的“母苍蝇”和“母蜂子”背地里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公苍蝇”和“公蜂子”就嗡嗡围着转,说说笑笑中就舔你叮你一口,女知青不得不把友谊牌雪花膏换成五分钱一个的蛤癩油,这样才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也不招苍蝇和蜂子了。他们在这里要开始学打柴,学用山柴蒿草火做大锅饭。他们要在这里学会各种农家活动,翻地、播种、插秧、栽苗、锄地、收割。还有抚育、改造森林、伐木、养人参等等。他们的心在叹息:“唉!在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磨练吧,这就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谁让我们是连初中都没正经学好的知识分子呢?什么时候把我们男学生教育成卷起蛤蟆癞,唱起宋老三的土性味,把女学生教育成身上长虱子,用篦子刮虮子的地道农村女秀份上我们就修炼成真正的贫下中农了。”王家堡子这十个知青,名誉上的四个高中生和六个初中生的知识分子,此时此刻基本都是这种心态。

    “点长,今天我们干什么?”李凤琴问孙乃正。

    “还搞小秋收啊!我得让你们春节回家过年满载而归呀。现在正是采山货季节,机不可失呀。”

    “太好啦,姐妹们,打好行装准备出发。”

    孙乃正有个打算,秋闲休息这些天他就给女生们一个任务,天天跟着桂婶学做农家饭菜,因为王玉泉和他有言在先的,桂婶早晚是要撤退的。如今来了五个女生,桂婶也该撤了。除了早晚学做饭以外,就是领着他们搞小秋收,昨天和前天大家上山采了两天蘑菇和木耳,晒了一院子,今天领他们挖桔梗,就是城市副食商店里卖得最好吃的狗宝咸菜。桔梗还是一味中草药,它能宣肺止咳祛痰平喘还消炎排脓,这里满山遍野都是,大家挖点挑成丝晒干了带回城里泡狗宝咸菜吃好去了。顺便再采些榛子、山核桃、山里红、山梨、蘑菇、葡萄、圆枣子之类,让大家既有收获又玩得尽兴。他叫八戒和沙僧从老乡家借来几把?头和土篮子,一股新生活力嘻嘻哈哈地出发了。

    今天是一个美丽的秋日,太阳已升到山林上空,把晨霜早已融化掉,杂草上的露珠跑得无影无终,人们趟过去没有一点湿痕,晴朗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丝丝微风抚弄着傻小子和花姑娘的发丝,亲吻他们的面颊,这种城市里得不到的新鲜享受也让他们感到十分惬意。孙乃正走到开着几朵藕荷色花株面前说:“大家看,这就是桔梗植物,朝鲜人叫它都拉吉,当地人叫它和尚头,中药学名就叫桔梗。就是我们吃的狗宝咸菜。”

    “猴哥你真行,现学现卖。司马凤,这书你算给捎对了。”猪八戒笑着调侃。

    “是,这本书太好了。八戒,来,刨两?头。”

    一颗有七八龄的桔梗刨出来了,足有一尺多长,白白胖胖的展示在大家面前。

    “这不是人参吗?我看它太像人参了。”依兰文拿着桔梗在近视镜面前仔细地看了一番才不情愿地转给别人看。

    “大家都认识了吧,咱们一男一女一伙分头去挖,互相照应不要走远。”孙乃正发号司令。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到两个小时,五把?头就把五个土篮子刨满了,大家下山来到小河边,把桔梗泡在水里扒皮,外皮一去掉,那可真的变得白白胖胖的人参了。

    “妈呀!蛇。”马春花惊叫起来,一下扑在朱晓杰身上吓得够呛。

    大家循声望去,果然一条似蛇的东西向这边游来,沙喜福和孙乃正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黄鳝,他两下河把黄鳝抓上岸来:“哈哈,这不是蛇,这是这河里的一种鱼,叫黄鳝,是一种细长的泥鳅鱼,很好吃的。”孙乃正向大家说。

    “蛇有什么可怕的,你忘了生物杨老师给咱们讲动物课领我们上山抓蝮蛇,咱们以前叫花绿脖子毒蛇,老师还掰开嘴让我们看他的毒牙,倒着长的,牙尖冲着嗓子,不张大大的嘴毒牙吐不出来,所以你不要怕它。”李太原说着。

    “对,杨老师还教我们识别有毒和无毒蛇的办法,看它的头和尾,有毒的蛇头是呈现三角形的,尾巴突然变细而且短;无毒蛇是呈椭圆形的头,尾巴逐渐细下来,而且尾巴细长,你这一看就是条鱼不是蛇,看把你吓的,马春花,蛇那节课怎么听的,全就饭吃了。”依兰文好像还没有丢弃班长的角色,说话还带班级领导的腔。

    “行啊依兰文,学问记得挺扎实。这节动物课我都忘光了,你给我补了一课,谢谢你。”孙乃正拍拍依兰文肩头。

    “我们高中不讲动物,讲人体解剖学。初中时讲的动植物课和你们也不一样。”朱晓杰自我解嘲还不忘显摆。

    “是,教学老改革,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实验中学还搞什么乡土教材,有的学校还学大学课程,省市各地都不一样,甚至各校都不一样,都搞样板教学,整个都乱了套了,现在好,什么都不学了,全下乡干革命来啦。”

    依兰文是学校里的高材生,家庭也是书香门第,他极不情愿下乡但又不得不下乡,知识分子臭老九家庭出身的人能有好果子吃吗,迫于形势不得不写个申请书保证书,心态一直是矛盾的,一不注意就溜达出一句不满情绪。

    “走,不谈这些,回家吃大饼子去。饿啦。”

    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队里的萝卜地孙猴子就踢了两个紫心萝卜,经过葱地又拔几颗大葱,经过白菜地再扒个菜心,估摸够吃了就扛起?头挎上满载的土篮子向堡子里青年点走去。李太原还即兴起了个歌头,大家就异口同声跟着唱了起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毛主席领导革命的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向着胜利的方向。

    ……………………

    本書首发于看書惘

    ://..///34/34171/.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悠悠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悠悠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悠悠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