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音符】 第四十七章 1968年C 热血也沸腾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悠悠球正文 【跨时代音符】 第四十七章 1968年C 热血也沸腾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吁!”王玉泉喊了一声吁,用老茧的手拉了一下辕马的纲绳,马车立刻停了下来。 ://

    “吁吁!”孙乃正看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也收住辕马纲绳停了下来:“大叔,有什么事吗?怎么停车啦?”

    “走了大半天了,你们都进蒿草沟子里倒倒屎尿,小朱和小沙,你俩去花生地里抱几捆花生来,放在车上给大家伙垫垫牙,还有十多里地呢,到咱地界了,大家嘴别闲着,吃点鲜花生。”

    “大叔,抱几捆?”沙喜福问。

    “你俩可劲抱,能抱多少就抱多少,这么多人呢,多吃一会。”

    “好嘞,走,二师兄。”俩人飞快向花生地跑去。

    花生地里垛起一趟趟一人高的花生秧子墙,一捆捆对着摆放着。颗粒饱满的白花花的花生角正都在享受炽热秋傻子的阳光照射抚慰,懒洋洋地躺在地里晒着身子。朱晓杰和沙喜福来了每个人抱了十几捆,惊得花生们哗啦哗啦在壳子里不停地叫嚷起来:“天呐,你们抱我们去哪儿呀?”

    王家堡子大队社员的民风就这点好,家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集体观念强,比较抱团。不象城边子郊区的农业生产队,“队长富,会计肥,贫下中农都是贼。”

    王家堡子这种多年好风气主要是这村的人都厚道,另外是王玉泉这个队长也公道,什么事都先着想在全堡子的利益上,自己从不多吃多占。由于大山沟里门户闭塞,他们还守着类似三纲五常这样的传统族规,讲究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做人之道,比较规规矩矩。生产队地里的东西,除了野鸡野鸽子,田里的耗子山上的野猪来偷点以外,社员从来不去偷偷摸摸,他们宁可偷人也不偷东西,他们都认为:“这都是工分粮,偷它缺德。”他们还有个传统风气,就是外来不相识的生人要是走到他们的田边地头,他们就请你吃地里的所有产品,他们给你烧苞米呀,烧毛豆呀,以及洋柿子、黄瓜、香瓜、西瓜、花生等等农产品,让你吃个够,而且不收你一分钱。倒也是,这等原始森林里的自然屯落一年也来不了几个外地人。没人干扰他们,家家都过着温馨、安宁、恬淡、简单的日子。外边热火朝天地大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里看不出,除了广播喇叭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有那么一点革命味,其它一切如故,就没有一个社员认真去想一把革命的事。

    新来的知青不客气的吃着新鲜花生,一个个手指甲都掰痛了,但谁都不肯放弃,不顾花生角上还有少许沙土,干脆用牙去嗑。他们真的吃高兴了,不知谁起个头,唱起了电影《青松岭》里的主题歌:

    长鞭哎那个一甩哎啪啪地响哎,

    哎咳咿呀,呀依啊哎,

    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咳呦,

    劈开那个重重雾哇,

    闯过那道道梁,

    哎咳咿呀,

    要问大车哪里去也,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哎。

    哎咳呦外…………

    男女生们一唱一和,新鲜血液流进了山谷,沉寂的山川林海被这新鲜血液唤醒了,活跃了,沸腾了。

    “这歌你们唱的挺好听,以后你们好好教教堡里的孩子们,还是有学问好啊,歌唱得都新鲜。驾!”王玉泉扬鞭使劲一抖,“啪”,打了一个响,凛然象电影《青松岭》里的青山大叔的光辉形象。

    满怀着青春活力和建设新农村远大抱负知青们似乎感到了这个新的战斗集体的魅力,心中萌动着要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决心,“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靠我们来完成。”一个个都激荡着壮志凌云般的热情。

    热血青年的通病,理想化里透着天真,岂不知你要想改造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思维习惯谈何容易?几个人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就要改造这方水土没有不失败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你改造不了这里的客观环境,你就被这里的客观环境所改造。你看,这第一顿农村饭菜就把这些城里人的肚子给改造了。

    桂婶用了两个十多刃的大铁锅,贴了一锅玉米水面大饼子,熬了一大锅白菜豆腐汤,和城里家里吃的小碟小碗大不一样。不过还好,虽然一开始面面相觑又锁起眉头,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扮着粗俗的吃相,尴尬一阵之后,只得硬着头吃起来,不能为面子饿肚子呀。

    “今晚大家好好休息休息,明后天大家再玩两天,熟悉熟悉周边环境。我们青年点是王家堡子生产队里的一个作业小组,你们都谁是党团员,组织关系带过来没有?带来就先交到我这里,我们把团支部建立起来。”吃饭间,孙乃正以点长的身份对新来的知青说。

    “我们都是团圆,没有党员。组织关系在咱班长依兰文手里。”张丽华回答。

    只从党员组织关系确实转到马圈子公社革委会党组以后,孙乃正、朱晓杰、沙喜福才彻底放下了现行反革命的包袱,知道了清水河水库革委会党组书记牛春库还真的挺够意思,没有开除他们的党籍。三个人的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立马都体现出来,他们自觉地学习党章,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地要求自己。干活挥汗如雨吃苦在前,与社员们和睦相处讲究礼貌,成了社员中人人夸,人人爱的好后生,都巴不得把女儿嫁给他们,说媒的络绎不绝。沙喜福肯定不能动心,因为他和司马凤正在恋爱,朱晓杰有些动心燃起了恋爱的火苗却被孙乃正一顿道理把火给熄灭了。这里还是猴哥孙乃正想得即深远又周全。他想到了未必要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形势在千变万化之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婚姻大事不可做儿戏,还是偷偷摸摸再撸几年管子吧。

    在孙乃正多次建议下,王家堡子建立了生机盎然的大队党支部,取代了过去名存实亡的老支部。新支部吐故纳新了支部委员。把三个小青年全吸收进支部委员中来。他们认真工作,出色落实公社党组(以后又恢复叫党委)的一切指示精神,得到公社党组的青睐。原来王家堡子大队一共就五个党员,分散在各小队,名义上有个支部实际上没有任何组织活动,不是耄耋老人也都是花甲古稀级的长者,都是些抗日时期支前担架队那些交两个咸菜疙瘩做党费的老党员。这里的社员没有申请入党的习惯,支部也不开展培养积极分子工作,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多年来一直死气沉沉也就顺理成章了。

    要想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打造有生力量,必须抓好共青团工作,这是孙乃正设想和着手抓的一项党支部重要工作,今天来了这么多团员让他十分高兴,他要在这里打造出一个大寨那样的学习典型村来。

    “你们三个怎么不佩戴毛主席像章?”李凤琴发现了新问题。

    “我们都送给老乡了。”孙猴子机灵,应酬不露马脚。

    本部来自看書惘

    ://..///34/34171/.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悠悠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悠悠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悠悠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