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七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沸腾时代 第一卷 第十七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建川,妈今天有些上火了,现在啥都在涨价,而且涨得简直看不到尽头了,三天两头又涨了,……”
“米,面,肉,蛋,菜,盐,全部都在涨,一两周就要涨一次,白糖和肥皂洗衣粉都买不到了,……”
“还有百货商店里的缝纫机,洗衣机,连铁锅都涨了两块,本来说去买一台缝纫机的,结果可倒好,比上个月又涨了十五块,而且还没货,听说下个月还要涨,……”
曹文秀一边洗碗,一边唠叨:“所有人都疯了,只要能买到就去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建川这才想起还想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前几天去买卤肉,好像也涨了两角钱,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应该是猪肉涨了,连带着卤肉也涨了。
“你爸现在……”曹文秀猛然住口,没有再说下去。
张建川却装作不知道。
老爹前年挨了处分,小车班长也被撤了,会不会影响到大哥的进厂之事,还真不好说。
不过据大哥说,好像老爹还在和那个女人暗中有往来,不过做得很隐秘了。
母亲从来没有在大哥和自己面前说过此事,但是父亲工资是被降级了却是不争的事实,瞒不过人。
对这种事情,张建国张建川两兄弟都无可奈何,父母都从未在人面前提起过,他们兄弟俩似乎也没有资格去问这桩事儿,只能装傻。
老爹的工资降了一截对家中的影响还是不小的,也幸亏张建川现在去派出所当联防了,不用家里钱,时不时还能补贴一二,所以家里情况才没受多大影响。
看母亲的神色,老爹多半还和那个女人有瓜葛,这让张建川也很无语。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老爹都栽了这么大一个筋斗了,怎么就还不思悔改呢?
那女人味道就那么不一样,让老爹甘之如饴还是食髓知味了?
但想想当初自己和童娅的疯魔,张建川又觉得这还真不好说,难道自己这副德行还真的体到老爹的了?
可老爹都五十的人了,你身体吃得消么?
张建川装作不明白,曹文秀也扯开话题:“你婆婆说摔了一跤,躺在床上起不了身了,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你大爸来信虽然没说啥,但话里话外也说老三有意见,你爸又寄了六百块钱回去才算堵住你三爸的嘴,……”
老爹在家里排行老二,老家在嘉州那边,大爸和三爸都在那边,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婆婆住在大爸家里,基本上就是大爸三爸在管,平时逢年过节老爹还是要寄点钱回去,婆婆腿摔伤了,肯定要表示一下。
只是家里现在这副情形也委实不好过。
老妈是代课教师,收入低,比自己当联防也高不了多少,一个月各种补贴津贴加完也就七十元出头,这还是二十年教龄的情况下。
老爹当小车班长时收入还不错,但爱了处分降级之后收入应该是降了一截,估计一个月也就一百五六,张建川也从来没问过。
一个月两百多块钱的收入要撑起这个家,委实不易。
尤其是外婆外公还在乡里跟着舅舅们,身体还算康健,几个舅舅总体来说还算靠谱,没那么多事儿,但每年还是多少得拿回去一些表示表示。
如果老爹还要在那个女人身上花钱,那这家就有点儿摇摇欲坠的感觉了。
六百块钱张建川估计也相当于家里小半积蓄了。
当兵刚回来的时候就听母亲说起过家里钱不经花,每个月想存五十块钱都难,张建川估摸家里边积蓄顶天也就是一千多块钱。
这还是大哥和自己高中毕业,自己当兵之后家里负担减轻的情况下存下来的,之前怕是一分钱都存不下的。
不存钱是不行的,大哥都马上二十五了,就算是晚婚晚育,也就是两三年后就要面对的事情。
大哥就算明年能进厂,可进厂青工收入低得可怜,靠他一两年的积攒想要结婚纯属痴心妄想。
要结婚的话,先不考虑房子的事儿,三转一响现在都不时兴了,得四大件。
电视机!
洗衣机!
冰箱!
收录机!
甚至还有要求更高的。
和自己当初当兵之前的情形相比,简直疯了!
比如电视机得十八寸彩电,那些家庭条件好的甚至还有要求搭配一台日本录像机的。
这几样,按照最低标准,电视机国产的,金星,牡丹,长虹,哪怕是十四寸的。
洗衣机,威力、小天鹅或者荷花。
冰箱,一般是阿里斯顿九兄弟或者东方齐洛瓦。
收录机日本的最好,当然燕舞也说得过去。
就这几样加起来起码也是三四千,这还没有算什么捷克式家具和三十六只脚所用花销。
虽说这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男方娶媳妇肯定是要承担大头的。
张建川想想如果大哥想要娶周家女儿,先不说行不行,周铁棍就算同意,只怕这四大件和家具都够张家喝一壶了。
母亲现在就已经开始攒钱了,但两三年里能攒多少?
想到这里张建川都觉得头疼,估摸着最终母亲还得要求自己每月也得要交一二十元钱作为家中积蓄,为大哥日后结婚做准备。
都难。
“妈,不行我这退伍回来还有三百多块钱,你先拿着……”
张建川挠挠脑袋。
“哼,不差你那点儿钱,你自个儿管你自己就好。”曹文秀叹了一口气,“你哥能早点儿进厂上班就好了,一家人挣钱,再怎么也要好得多,就是不知道你爸说的明年厂里招工你哥能不能进厂。”
“妈,你拿着吧,反正这钱放在我这里也没啥用,我吃住都在派出所里,每个月几十块钱工资够用了。”张建川坚持道,他知道现在家里也不好过。
曹文秀深看了一眼小儿子,点点头:“先放在你那儿吧,你一个大男人了,万一有啥事儿要急用呢?你哥明年能进厂就好了,……”
“妈,隔壁812、815厂招工难道就不招我们厂里的?我记得原来好像有过协议,可以相互交换名额啊,……”
张建川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没听说,就算是要招那人家厂里一样要优先解决他们自己子弟,什么时候轮得到咱们厂里子弟?”曹文秀摇头,根本不看好这种事儿。
前几年的确有过,但是那都是市里边统一协调,但这几年各厂子弟就业都困难,自然就再没有人提起过了,各扫门前雪吧。
*****
月票,二分段赏,追读,书评章评段评,一样都不能少!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