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这就有点尴尬了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擎宋正文 第五百三十四章 这就有点尴尬了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猫扑中文 )    中华日报是个新生事物,一经出现便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然而今日版面一改之前的四平八移,居然有公开指责御史台的内容,当真是惊世骇俗到了极点。

    甚至不少官员心中还在揣测,以乐天与郓王的关系,这份中华日报是不是乐天得了天子的授意开办的,有意用来指谪朝中官员。

    二者虽然职责中琐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合二为一的。

    按宋代的规定,台谏官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担任,更不能由宰相推荐,加上其职责主要是纠弹百官,特别是御史谏官可以“风闻弹事”,也就是说御史谏官听到了某官某事,没有实据,也可以弹劾,即使弹劾错了,也不追究责任。实行这种制度的结果,一是招致台谏官与宰相,百官关系的紧张,形成敌对的两大阵营,二是在这种情况下,百官迎奉御史脸色行事之风大长。

    御史台后院中丞大堂旁边侧花厅中,御史台四个堂上官也就是御史中丞,也称为台长的王安中,副长官侍御史知杂事纪大人,打酱油推官两名,齐齐在座,手中都有一份今日的中华日报。

    原本御史大夫才是御史台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如同皇城使是皇城司的最高名义长官,实际上一点管理皇城司的实权也没有,只是做为虚职的存在,在元丰改官制后,将御史大夫这个虚衔除了去,从而御史中丞便成了御史台真正的长官。

    在神宗朝元丰改官制之前,御史奏事须要经过御史中丞点头方可奏事,然而元丰改制之后,这条规矩也一并被废了去,所以才导致有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御史台可以纠弹百官,梁师成与童贯二人不和,所以由王安中来做个御史中丞最为合适,这样看来才不偏不倚。

    “是啊,二位大人,卑职心中也是这么想!”另一个打酱油判官也跟着说道:“以我朝规制,风闻奏事可御史之职,便是有失偏颇,按朝制也是不加以追究的,然这中华日报在汴都发行万余份,看过听过之人更是以十数万计数,这对我御史台影响何其之大,我等一番辛苦须臾间化为乌有。”

    两判官岂不明白纪大人的意思,自蔡京执宰相位以来党同伐异,对御史的攻击清洗最大,哪里有人敢言宰相之错,再说近些来年来花纲石等事侵扰民|生,御史台一百多位御史几乎个个装聋做哑,反倒还不如一个太学生,那太学生邓肃还知道作几首诗词来上谏天子,虽被天子革了功名,世人提及邓肃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轻咳了几声,王安中看着三人:“现在说这些己经迟了,这张报纸己经传扬开了,眼下要紧的是如何应对!”

    “什么?”王安中闻言面容上带着几分惊意。

    那御史台判官哼了一声,“签便签,也让那乐天知晓我御史台不是好欺负的!”

    那门官回道:“张御史与冯御史一干人正在四下寻其他御史大人签名,眼下己经有三十多人了在奏疏上签了字!”

    那门官回道:“据其他们官们说,似乎己经先行离去了!”

    王安中能做到从三御史中丞的位置,自然也是老谋深算与知时势世事之人,起了身与着三人说道:“眼下时间临近正午,我等也先行归家用餐休息去罢!”

    门官自是不敢耽搁,忙引御史台正、副掌印官离去。

    御史台察院中,张御史面容上带着几分怒意,叫道:“都是些不长进之人,那乐天如其欺凌我等,此刻竟然逃了,实在是有违圣恩重托!”

    显然这张御史说的是陈御史那些听闻签名上疏,便借机遁走的御使们。

    就在二人激奋陈词之际,只见那面有个文吏跑来道:“二位御史大人,小的刚刚看到中丞老大人与侍御史知杂事纪大人的长随向后门行去,小的尾随过去察看,原来是二位老大人开了后门回家。”

    这……这就尴尬了!

    张御史与冯御史二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碰撞到一起,表面甚是尴尬。

    ……

    不过乐天也庆幸昨日自己就想到了这件事,将御史中另外几伙小团体稳住,若不然后日大早朝自己自然要麻烦了。

    “纪大人,你如何看待此事?”出了御史台后门,王安中与纪大人同行,边走边问道。

    王安中点了点头,看着纪大人言道:“纪大人对乐中的回应当如何看待?”

    “妙?”王安中笑了笑,又问道:“纪大人看来对乐中很是佩服,讲讲这个乐中的这个‘妙’字又是妙在哪里?”

    本来自 &#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擎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擎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擎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