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朝堂之上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擎宋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朝堂之上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猫扑中文 ) 赵宋开国之初,太祖皇帝没有定下每日早朝的规矩,因为自唐末以来就没有,具体是几日一早朝,北宋开国时也没有个硬性规定。 曾有一段时日开封皇城的钟楼鸣响就是告诉百官早朝,否则就不朝。
到熙宁年间,王安石为相变法,正式提出五日一朝的法定,虽说后来熙宁变法失败,但王安石定下五日一朝还有三舍法取士都被保留了下来,后来的哲宗朝也是延续到了五日一朝的规矩。
老爸那一代起定下五日一朝的规矩还是要守的,艺术家徽宗皇帝便是再不想来上朝,也要拉着一众文武百官大臣们走走早朝的过场。
只不过今日清贵的御史言官们如同被架上火上烤一般,几日前有个唤做盈盈的小娘子敲了登闻鼓,将状子送了上来。将这状子递与皇帝陛下罢,可是状子告的是当朝的蔡相,不递上去,自己这个谏台言官怕是做到头了。
“有事出班,无事退朝!”当职小黄门的嗓子并不优雅的叫着,声音回荡在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
暮春,早晨还带着几分寒意,然而大理寺卿樊景的后背却被冷汗湿透了,甚至偶尔穿过垂拱殿内冷风,让这位樊大人打起了哆嗦,心中有一种萧萧瑟瑟的悲壮感。自己与乐天有私仇不假,自己也一直想寻个机会报复乐天。很意外蔡相着人寻到自己,要给乐天安个罪名借机下了诏狱。
结果只高兴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登闻鼓响了,太学生闹事了,自己就开始有些胆颤心惊了。樊景知道自己给乐天罗织的罪名很是牵强,若真的查将下来自己免不得落个昏聩失查的罪名,那么自己屁|股下的这个位置当真该挪挪地方了。
按大宋官场的规矩官员年满七十致仕,己经七十二岁的蔡京依旧稳居相位,可见其圣眷何等恩隆。
眼下朝中正直之士贬的贬,走得走,现下留在京中为官的除了权臣的党羽外,便是一些两不得罪的老油条,都很清楚这案子对蔡京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但有热闹谁又不喜欢瞧呢。
只是眼前这二位大人谁也不愿最先开口,以至于垂拱殿里陷入到一种极为冷静的场面,没有人出班奏事,也没有人准备离开大殿下朝走人。
值殿黄门的声音响在大殿里,令大殿里的气氛显得更加怪异起来。
“官家,辟雍太学诸生有本上奏!”就在罗大人刚刚迈出一只脚出班之际,只听得垂拱殿外有传奏官高呼道。
听到辟雍太学生上,徽宗皇帝心情没来由生出些许怒意,面色渐渐不善起来。
有了前两次太学上事件,徽宗皇帝对太学生上,心中多少有了些阴影。今日又闻有太学生上本,徽宗皇帝心中不由的有些恼怒,又不知道要怎样批评朝政,甚至还会让自己脸面无光下不来台,但太祖皇帝有不以言事罪读人的祖训,徽宗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祖制如此,徽宗皇帝只能无奈道:“将奏事的太学生传上来罢!”
进殿的这几个太学生自是与乐天同舍的程谨、于防、解昌几人。
程谨、于防二人皆是蔡州士子,与乐天算是同乡,寻常关系密切。乐天无故被下入大理寺诏狱的当日,尺七便带来了乐天的信,请二人为自己上奏言官。
听到程谨这般说话,不是上言事给自己提意见的,徽宗皇帝心下不由的松了口气。徽宗皇帝多少是有些心虚的,去掉以前采办花石不说,从去岁起开始修建万岁山(艮岳),耗费国帑无数,心中时时也怕有言官抨击言事。
既然不是抨击言事的,徽宗皇帝心情大好了起来,甚至有些亲切的说道:“鸣冤?诸生为开封府的哪个官员鸣冤?”
“乐天?这个名字朕有些熟悉!”徽宗赵佶眯了眯眼睛。
徽宗皇帝又有些惊讶:“朕不是命他不是在大理寺观政么,怎么去了开封府?”
“臣有事上奏!”开封府尹聂山出班,奏道:“臣曾见过那乐天办案,心思缜密,行事利练,开封府狱讼之事繁多,那在大理寺观政的乐天,便被臣要去了开封府协助推官办案!”
听徽宗皇帝这般说话,蔡京的面色越发的难看起来。
闻言,程谨忙拜道:“启禀圣上,那乐天如今却被关入了大理寺诏狱,学生是来代乐天官家鸣冤的!”
说话间,徽宗皇帝将目光落在了大理寺卿樊景的身上:“攀卿,且说与朕来听听?”
“陛下,臣认为樊大人奏事有失公允偏颇!”这时,御史陈凌元出班,奏道:“那乐天因精晓律法而受聂大人赏识,又身为开封府司理参军怎能做那知法犯法之事,臣认为其中定有隐情!”
本書源自看書
本来自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