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什么叫大势所趋?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远山破阵曲 第九十六章:什么叫大势所趋?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大汉的天下已经开始乱了。
来到井口关的商队越来越少,就能窥见一斑。
云策喜欢的婴儿豆,花生大小的精米,糯小米,那种自带花香的兽肉,以及能静置出糖霜的蜂蜜,都没有了。
不仅仅是没有了,就连替代品都没有,货物的种类也在迅速的变少中。
井口关的生意真的很好做的,只要商队带来的货物没有卖完,井口关都会以市价的三成把商队剩下的货物都给买下来。
这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障了,要知道剩下的货物有一个名字叫作尾货,以三成的市价售出,绝对是一个有利于商队的举措。
更重要的是,井口关收取的货物,最终都以黄金付账,他们几乎不怎么用商队讨厌的绿钱来支付货款。
而且,从无赖账,或者强买强卖的行为。
为了进一步的方便商队,井口关甚至不向商队征收进城税。
各种举措下去了,执行了,可惜,在一个专门贩卖衣树布的商队来过之后,井口关已经有二十天没有商队来过了。
准确的说,大汉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国家。
因为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农业,百姓依靠采集,狩猎收集物资,然后再由大量的行脚商人把物资从百姓手中收回来,运转到小城,转卖给小的商队,小的商队再次汇集到足够多的物资之后,就把物资转运到大城市。
如果大城市无法消费这么多的物资,就会有专门的商行把剩余物资囤积起来,最后交给大商队,最终由他们将这些货物运送到需要这些货物的大城市,进行二次售卖。
如果继续卖不掉,再转运给本地小商队,去下一级城市继续售卖,直到售卖干净为止。
可以这样说,大商队起的作用就是调剂有无,像血管一样将血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位置,如果,血管停止输血,那就是死路一条。
如今,井口关已经二十天没有商队过来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作为主动脉的大商队出问题了,没有多余的物资下沉到井口关这种五级城市。
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长城以北的地方不产盐草,也不生长衣树这种重要的纺织资源,别的物资进不来也就罢了,没有盐草跟衣树布,对云策来说就是大问题了。
云策还没见过这里的大海,也不知道这里的大海里盐能不能吃,因为没听说过有海盐这种货物。
衣树也一样,长城以北的地域寒冷,衣树也有生长,不过,这里的衣树是取不了树皮纤维的,主要是树皮又厚又硬不说,就连磨成粉取衣树淀粉都不成,因为这里的衣树淀粉苦涩不说,还有一定的毒性。
用来造纸倒是一个很好的原材料。
以前,刘澈当井口关守将的时候,商队十几二十天不来这里是常事,主要是因为刘澈的井口关的军户都是穷鬼,没钱买他们的货物不说,有时候还偷。
现在,井口关是远近闻名的做生意的好地方,结果,商队还是有二十天不来,就不是井口关的问题,而是商队的问题。
尽管有很多的猜测,在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冯安没有回来之前,众人只能等待。
还好,云策早在被玉桑追杀之前,就已经下令多收购物资了,直到今日,井口关里的物资还算充裕,至于云氏山庄那边,除过绿盐,粮食,衣服的消耗不能短缺,其余的物资消耗量很少。
粱昆统计后,告诉了云策一个一百二十天的数字,也就是说按照目前消耗物资的速度,一百二十天之后,不论是井口关,还是云氏山庄的物资都将耗尽。
一百二十天,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数字,按照地球上普遍粮食安全线来计算,两成的库存消费比,大约能支撑本国居民七十三天的粮食消耗,井口关,云氏山庄在不限制消费的话,能支撑一百二十天,已经很不错了。
云策是这样准备的,主要是储粮这个工作在地球上的时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云策来到这边之后,在成为一个集体首领后,这一项工作,依旧是他手头的头等大事。
冯安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很不好。
原来商队不仅仅没有来井口关,附近的玉瑾关,虎头关,大梁关,东泉关也同样很久没有商队过来了。
玉瑾关,虎头关属于曹氏一族的地盘,他们还可以从不远处的丘壑州自己调派商队过来,至于别的关口,除过井口关,背后就没有那么财雄势大的金主可以随时召唤自家商队前来救急。
大汉人没有长期储量的习惯,尤其是城市里的人,都是现买现吃,以前太平的时间太久了,让他们误以为,粮食,物资这个东西漫山遍野都是,只要想,随时随地就能拿到。
粱昆在大致衡量了附近几座城关,以及城市的储粮状况后,果断地认为,如果,商队再不进来,不出一月,长城防线上的这些城关,将会相继出现饥荒。
冯安的脸色很难看。
“不仅仅是长城关防城池没有商队过来,紧靠着咱们这边长城的六座城池,也基本上没有商队过来了。
我在平城的时候,听一个商队掌柜说,内地的大城如今都在屯粮,屯物资,以前从丰地运送过来的物资,基本上就没有多少能抵达我们这些北地城池。
就算是有,也是杯水车薪,才进大城市,就被抢购一空。
这一次我订购了六万斤草粮,实际到手,且运回来的不到两万斤,就这样,很多买不到草粮的人,都说我能买到,纯粹是因为人家掌柜要维系跟井口关的关系才给的。
我本来还想继续深入平州,走到平城,就不能继续前进了,平城把消息封锁的很是严密,没人知道平城以南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就蹲在平城的南门,蹲守了三天,也数了运送粮秣去南边的马车,按照每日运送的粮秣数量,我大致推算出,平洲每日支应南边六万人的军粮。
也就是说,在平城以南,正在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就是不知道交战的另一方是谁。”
“是岭州的贺田跟平州的谭绶在争夺永寿河入清水河的河口,目前为止,平州暂时占据了上风。”
云策看见了曹锟,没有阻止他径直走进议事堂,起身笑着拱手道:“我这里没有粮食,这不奇怪,曹兄家大业大的怎么也看起来步履匆匆。”
拿着一柄剑的曹锟毫不客气的坐在云策旁边的蒲团上,直接道:“平州谭绶这一次是要饿死我们,所以,我跟大家伙商量了一下,准备趁着谭绶的主力被拖在永寿河口,打算一起起兵攻打平州,你意下如何?”
云策瞅瞅曹锟带来的一群人,有些是熟人,有些很陌生。
曹锟笑道:“都是各处的主将派遣来共襄盛举的使者,只要云兄答应,咱们人就算齐全了。”
云策笑道:“既然是大家的事情,云某岂有拒绝之理。”
曹锟站起来,抬抬手里的剑又道:“某家为主帅,云兄以为如何?”
云策起身拱手道:“既然是众望所归,云某身为长城边城的一份子,自然遵从,只是井口关兵少将弱,唯恐曹兄看不上啊。”
曹锟瞅着云策道:“正有借助之处。”
说罢,就让人取来一张堪舆图钉在木板上,他手指着距离井口关最近的项城对云策道:“三日,能否拿下此城?”
云策看过曹锟指引的地方,叹口气道:“以五百兵马劫夺屯兵六千且城高池深的项城,曹兄还真是看得起我。”
曹锟冷着脸道:“项城城主燕飞一向自视甚高,总是以北地第一猛将自居,项城虽然是坚城一座,如果云兄率领兵马前去,他必定会出城迎战。
而野战恰恰是云兄所部的强盛之处,如果云兄能够阵斩燕飞,项城必定会军心大乱,为云兄一鼓而下。”
云策惊诧的道:“要是他不出来呢?”
曹锟哈哈大笑道:“如果他不出来,云兄就守着项城,不让他离开项城就好,待我等收拾了附近五座城关,再合兵一处,拿下项城。”
见云策不出声了,曹锟又道:“不除掉平州谭绶,商道物资抵达不到长城一线,我等只有死路一条。
云兄为何还要沉吟不语?”
“五百骑兵,还要镇守井口关,云氏剩余人等,全是老弱妇孺,一旦这五百骑兵离开,井口关就再无城防可言。
但凡有敌人入侵,四万妇孺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云某不敢赌。”
曹锟道:“本帅可以借兵五百,镇守井口关。”
云策摇头道:“不如大帅借兵五百,随某家兵发项城,云某不才,愿意为大帅前驱。”
曹锟瞅着云策道:“也好!明日午时,你要的五百人马就会到位,届时,还请云兄莫要再生出别的纠缠出来,致使贻误军机。”
云策拱手道:“末将必定恭候五百骑兵到来,也必定会在第一时间奔赴项城。”
云策送曹锟离开云氏山庄的时候,曹锟瞅着在原野中忙碌的人,低声对云策道:“此地平坦,适宜耕种,却无城防,要小心啊。”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