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汉魂”,剖析如何建一个魅力汉中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毅封文集未分卷 突出“汉魂”,剖析如何建一个魅力汉中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对于建设一个怎样的汉中,专家智士以及无数热爱这片故土的人,可能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基于非专业规划设计出身,拿出的方案更是匪夷所思,充满想象。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曾看过不少论文和图纸。这些零零总总的方案,各有特色,参差不一。总得来说,规划设计中唯独欠缺一种精神类的东西:那就是“汉魂”。

    何谓“汉魂”?

    众所周知,汉族之称谓由来,起源就在汉中,无人不晓。而汉中在其中主导绝对地位,比及沛县尤为不及,以汉为朝代名、以汉命名民族、以汉字为通用字体……,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汉中的,因而汉中深得汉之精髓文化。

    那么,如何体现“汉”之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赋予建筑中,这才算是达到了最终的设计理念。

    先来看看市内的建筑,有没有融入汉文化,并且在建筑手法上有所创新。

    拜将坛的南大门:低矮不够雄壮,看起来也不威严。人文景点太少,无法连成片区,一条街道走不了几步就到头了,完全留不住游客,抓不住游人的心。设计过于平庸,没有突出风格,缺乏观赏意趣。这样的规划,小器没有大气魄,如何能让人赞叹,驻足留恋!

    值此一个景点设计,便可类推汉中其他的景观效果如何。

    现将我个人的想法一一表述,寄望早日建成一个新汉中,一个独一无二的汉城及汉文化世界中心。

    当务之急,就是东关正街及周边老城区的改造。这片老城区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严重影响观瞻。但有利的是,里面还没有修建太多房子,利于重新修建。城区改造范围:东至朝阳路,西达团结街,南临风景路,北抵莲湖路。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道路方面《东西向两条大道,保留东关正街,打通将坛东路至地震局北的那条主干。南北向三条大道,从西往东分别有东塔南路,汉丰路,汉古韵街。主干道之间有若干小道蜿蜒相通,道路之间修建特色拱型桥梁,地下人行通道,流水相连,畅通无限》。东门桥亮出东塔广场,建一个西映湖,以影映“东塔西映”之汉中八景。主干道两旁依次有主题古建筑,纵深入于内,互不相同,但又曲折相通,又互相依傍。不设围墙,巧妙以竹子,假山,流水,房舍相隔。房子高度不超过五层,全部汉代建筑,飞檐斗拱。这一片区,现命名为“汉古韵城”。

    全面恢复古城墙,引水护城河,绿化城墙内外。修建钟楼,形成完整的汉城体系。西汉三遗址应尽早完工,连成片区。拜将坛对面的银滩路仿古一条街直到滨江路上,将拜将坛主题延伸至河边园林带。莲花池公园的扩建,西边到北大街,南边至莲湖路。火车站及周边建筑,人民路一线也以汉代建筑为主。

    设置大量的人文景观,主要以人物雕塑,车马,石碑,文字,书画作品,兵马杀阵陈列于人行道上,供行人参观或驻足停留。(秦兵马俑陈列于展馆内,参观不易,况且门票不菲,又不能曝光于天日。我们将汉代人物雕塑摆放于人行道上,将远古汉代人物精髓穿越时空与今人相见,达到一种很好的旅游宣传效果,而这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模仿的)。

    市内的景点用一条条景观道相连沟通,道路铺以统一颜色的彩砖,跟汉建筑形成相同的风格(地砖以朱红白色相间),景观道两旁随意设计景点,凉亭,曲折小道,盆景园,桥梁隧道跨越街道,景观道随地势变化改变道路形态,潺潺流水伴景观道而行。

    为增添人文互动,拜将坛可在周日周六举行拜将仿古仪式,凭调先人,配以诗词汉赋,颂朗古今盛世。

    进出汉中的高速路,国道,省道边界,修迎宾古汉建筑群落,让人一打眼就知道进入了汉中,这样就加大了汉中的知名度,宣传了汉中。

    疏浚汉江河道,组织游船快艇从市区到褒斜栈道沿江旅游观光。开展龙舟比赛,多搞体育竟技,吸引游客前来。

    开通一条专用旅游公交,往返于各景点之间,车上配一名导游小姐,沿途讲解汉中历史,时代变迁。

    主干道,大道,十字路口多修建过街天桥,体现大城市风范。新桥建一座环形天桥,人车分流。高客站进出口修建立交桥,让高速客车得以快速进出车站,通过新桥,减少拥堵。

    引水进城,天汉水城才能名符其实。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有大量的水渠,形成了流水景观;开封市一条河流从包公湖流向中国翰园、清明上河园,长达几公里的临水长景;九江市市中心的南湖,幽静人闲,每天行走于此,心境开阔……。这些都是水城的魅力所在,成功案例,都值得我们借鉴利用。我们可以从褒河取水,修建汉渠。汉渠不一定要多宽多深,只要起到常年不竭,就可以了。分别流经莲花池,西映湖,护城河,饮马池,最后从望江路流入汉江。汉渠两旁安装太阳能景观灯,营造一条水带景观。汉渠还可以通航,载着游人从市中心直达褒斜栈道。当夜幕降临,乘舟泛舟于汉渠之中,春风和煦,宛若徜徉于江南水乡,此等快意美意,岂非让人心舒!

    这样,城中心有古城墙,钟楼,莲花池,古汉台,饮马池遗址作为中心体系,南面有拜将坛景点直通滨江风景带,西边沿河园林休闲区,东边汉韵古城区,连接益州路至桥闸,还有一条汉渠斜贯市区。这就构成了市内的完整景观体系。景点之间有景观道相连,既营造了扩展景点的功能,同时又方便游人自行而往。

    汉中规划设计,以“汉”为主打牌,绝不搞唐明清建筑。唐文化古都西安修建的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大雁塔,已无可比拟;明清建筑北京的故宫,沈阳的小故宫清味满满!汉中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并且也没必要,同时也不能体现汉文化这一主题。汉的发祥地,必须做大做强,而且要能突显。如果能将西汉三遗址,东部汉古韵城,古城墙钟楼修起,沿汉江风景带建成,落成汉渠。完成这样的大手笔,这将会是汉的复兴,何愁八方游子不裹足而来。

    城市规划最忌讳的是:修建的建筑不到位,总是不停的翻修拆建,形不成固定的风格。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有古老特色民族风格的古建,才能保存几百乃至数千年。我们现在规划修建的房舍,原则上应该是:仿古而不是从古,这些新建筑在外形上与古建百分之九十以上相似,但材料上却发生了显著变化,用钢筋混凝土取代了传统木质架构,这样增加了安全性,可延展性。

    我们现在修建的仿古建筑,也应该成为文物并得到保护。规划设计要为以后着想,使其成为前代的遗址,成为后人永久的纪念。不能修了建,建了拆。要一次到位,阻碍规划修建的,一律拆除,即使是刚修好的高楼,该搬迁的必须搬走,没有任何理由挡住修建,这样修建的古建才可以长久保留。

    经过这样的修建,汉中才能突围发展的瓶颈,与诸大城市一较高下,成为真正的“世界汉文化中心”。

    让世人都回家吧,一个新汉中将屹立在汉族之源,魅力无比。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毅封文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毅封文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毅封文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