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公私分明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秋色正浓中卷:魂牵梦萦 第067章:公私分明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李老四名叫李唯信,兄弟姊妹五个,排行老四。大哥李唯诚,就是李士戍的父亲,去世十多年了;二哥李唯实,二十来岁时候得天花病死了;还有个五弟名叫李唯运,就是肉头罗汉;姐姐排行老三,解放初期和姐夫结婚后随军了,现在姐夫被安置在上海一个区的物资局做局长。兄弟四个,分别按“诚、实、信、用”起的名字,用意是忠厚传家远。
农村有个习惯,除非同族或者亲戚关系,一般见面多是按兄弟姐妹的排行称呼;如果还有个外号,那么关系不错的,或者向来喜欢开玩笑的,见了面,一般又都直接喊外号;至于姓名,或许早就被人家忘记在脑窝后了。
李老四有两个闺女两个儿子。大闺女李士花出嫁七八年了,婆家就在豆岗,路不远,经常三六九回西岗走娘家。二闺女和一个南京知青对上像前年结婚,婚后就跟女婿一起回城了。亲家公以前来过,与李老四接触过几天,相互印象都很好。大儿子士军,毕业后回西岗无事,李老四就亲自跑县粮食局找战友帮忙,给安排在西岗粮站工作。李士军比较精明,第三年就做了粮站干事,结婚也有六七年了。媳妇是大柳巷人,名叫孙宛晴,漂亮爱打扮,成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很是惹眼。西岗年轻人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天下美女出在大柳巷,十个就有九个浪。”自从孙宛晴嫁来西岗,一时成了生产队的许多大姑娘和小媳妇崇拜的偶像。大伙都羡慕她那“不擦红粉也风流”的肌骨和神韵,多为能和她套上近乎而沾沾自喜。她去割草总有许多年轻人去割草,她去西岗河边洗衣服,就有许多大姑娘和小媳妇也跟着去。李老四的小儿子名字叫李士兵,也是李老四找关系被安排在食品站做了会计,结婚也有三四年了。
李老四两个儿子的单位都很好,结婚以后都陆续自己盖房子搬出去另过了。老两口心宽,并不在意,只是要求逢年过节,兄弟两个必须要请老两口过去吃顿饭,顺便也好和孙子孙女们亲近、亲近。
李老四与马大哈同年,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受的伤,胸口还有没取尽的碎弹片。回来后,得到县民政和生产队的照顾。杜长兰做生产队队长时期,考虑到他身体情况,安排他白天看青平常管理生产队粮库的“太平”印,这一干就是二十年。不参加体力劳动,反而可得到同普通劳动力差不多的工分和补助,还是比较舒服的。
看青是闲差,多是庄稼快成熟的时候防止白天小孩子捣蛋或是防止一些家禽家畜糟蹋。掌管粮食印也比较清闲,只在每次生产队粮食进仓,或者动用粮食前后,才需要有他在场。李老四向来认真仔细,每次都是在粮堆上盖好盖满太平印,才放心离开。
马大哈管大称好几年,对这些最清楚。
他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有一年,自己还没有下台,接到杜长兰通知要分粮食,自己抗上大称李老四拿着太平印,来到生产队仓库。等前任保管员史广财开了仓库门后,细心的李老四察觉到边口几块印记的中间有塌陷,就喊来杜长兰检查,果然发现了塌陷附近的粮食折子被人撬过,地面还洒有不少粮食。后经过调查,确认是史广财自己偷的。起初,杜长兰感觉是自己的小舅子,又是自己提拔干生产队保管员的,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做处理。但李老四铁面无私,一扣不让。杜长兰无奈,只好按惯例,开会批斗史广财。会上就有人议论说史家兄弟有一个参加了国民党,可能被解放军打死了,史家一定会搞破坏集体的活动,本来就不应该让史家的人做生产队干部。就这样,史广财因为行为不检被捋了。史老爹本来是和小儿子史广财过的,知道这个情况,又气又担心,不久就死了。为此,史广财嫉恨李老四好多年,不但见面不说话,还怂恿自己的孩子侄儿都不理李老四。不过史永奎和廖培金两兄弟在当时,为了表现出和这个八爷划清界限,要求进步,都公开说明那是八爷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根本不买这个八爷的账,也就都瞧不起史广财,倒是非常尊敬李老四。
从此以后,史广财在西岗就再也抬不起头来。
QQ:541071426
TEL:13218927992
独家首发网站:凤鸣轩言情小说网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