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案中案正文 第四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朱建国18岁就进了警校,从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省城下属的一个山区县的乡村派出所当民警,一开始是当一个小片警,后来又当治安警察、一步步地从一个小警察慢慢当上了派出所的刑警队长。有一年,他们辖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他们派出所配合省城所在市的刑警成功破获了此案。在破获这起案件中朱建国的一个建议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引起了当时还是市局刑警支队侦查员的金局长的注意,他们两个从此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金守一调到古城区刑警队当队长后就想办法把朱建国山区小县调到繁华的省城的一个区的刑警队来了。

    朱建国调到古城来以后还真是破掉了不少的案子,包括一些陈年积案和一些大案、要案,尤其是前几年的仓库爆炸案,绑架富新山庄老板案,很是为古城区分局和金局长拿了脸。可以说,金局长之所以能顺利当上副局长,朱建国是有最大的功劳的。当然,金局长也没有忘了自己的兄弟,他当上局长后不久就提拔朱建国当了刑警队长。

    朱建国的老婆是那个山区小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人长得不能说是漂亮,但也还是看得过去,尤其是她的身材比较好,该突出的地方都突出了,身体各部位的比例也符合选美的要求。如果只从背后看,人们会以为她是张曼玉,走在街上总是有很多人喜欢从背后看她,议论她,看背后的回头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她的脸就不那么受看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受的伤,一条细细的紫红色的伤疤从左边额头一直拉到左边颧骨上,而且伤疤还把左眼角向上拉扯了一点,使人看了不那么协调、对称、舒服,伤疤把本来还比较清秀的脸给破坏了,县城里一些痞子还给她取了一个“疤疤西施”的外号。为此,她总是想用头发来遮住伤疤,不过效果却不是太好,有时候人们反而会更加注意她的脸了。

    朱建国的老家不是省城的,他的老家是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市的乡下,自己本来在省城就没有什么亲戚可以走动,他老婆倒是省城那个边远小县的,不过她的家也都是农村的,城里也没有什么亲戚。朱建国他们两个人在那个小县时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少有与单位以外的其它人交往,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活动,生活很是单调和清贫,两个人全靠并不高的一点死工资,虽然不穷,但也不富裕。但自从调到古城来以后朱建国跟到金局长认识了不少的人,不是某某公司的大老板,就是某某企业的企业家,要不然就是某某部、局的领导,可以说是顿顿有饭局,夜夜有笙歌,不是今天这个请吃饭,就是明天那个喊桑拿。再加上他的工作性质,有时候电话一来就要喊走,根本没有星期天休息一说,所以在家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有时候他的老婆甚至十天半月看不到他的人影。慢慢的,原来一下班就往家里跑的模范丈夫变成了回家像住店的客人,他现在往往是回家也坐不住,手机总是催命似的不断地响,经常是回家打一头就又走了。不过,他的家庭建设倒是日新月异,自打他提成刑警队长后不到一年该有的家用电器全都有了,三居室的房子也装修得像星级饭店一样了。而他的老婆渐渐地也适应了这种家里有男人等于没有男人的日子,也习惯了经常有不认识的人上门来送东送西,逛商店也有人要主动打折的日子。

    人们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在单位里混出个样子来,没有几个能帮忙的朋友是绝对不行的,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路宽广……”,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朱建国当了这些年警察才悟出来的一条“真理”,他就是维了金局长这样一个朋友,金局长才不遗余力的把自己从一个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山区小县的派出所调到繁华的省城来。调到省城来以后又跟着金局长认识了这么多的有实力、有能力、有权利的朋友,不但再也不像原来在小县城派出所那样穷酸,每个月的工资要搬到指头用,要省吃俭用才能节约出几个钱来买几件高档点的家用电器,但往往是你节约出钱买了电风扇了,人家已经在用空调了,当你好不容易攒够了买18吋彩色电视机的钱,人家已经在看34吋彩色电视机了,你永远是落在后面。

    当然,朱建国从心底里还是知道,他的这些“朋友”大多数都是利益上有相互利用的关系和价值,今天需要用了就是朋友,明天不需要了说不定就是敌人,还有可能是致命的敌人,怎么利用或者叫互相利用这些“朋友”,而又不至于成为敌人,就是一门学问了。朱建国慢慢悟出:“关系网就是权利互补网,也就是相互利用网。你如果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会马上出局,就像领导患病住院一样,众人蜂拥而至,礼品、慰问金堆满整个房间,而一旦查出领导得的是绝症,没有几天活的了,他就失去了讨好的价值,于是,看望者就马上锐减!人可以没有一百个朋友,但是一定要有一百个有用的人。而真正能够交心换命,知根知底的朋友有一两个足矣。当然,就是这样的朋友也只不过是应该全力去保或者能够全力保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只要共同的利益还在,朋友关系就在。”

    朱建国调到古城区分局以后,特别是当上了分局刑警队长以后,他也开始物色了几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这几个人在业务上虽然不是最拔尖,能力最强的,但却是对自己最忠心的,许多事情交给他们几个去办他才是最放心的。这几个人中,叶武军就是他最放心,最欣赏的一个。

    叶武军虽然才23岁,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局里一年多,到刑警队也不过才只有短短的八个月,但是不要看小伙子年纪不大,貌不惊人,做起事情来却是比同龄的人沉稳,心也比较细,与他的年龄是那么的不相当。有好几件事情朱建国在处理上不是那么周到,有一些小小的瑕疵,都是叶武军发现后给及时掩盖了过去。特别是有一次朱建国带人去抓一个逃犯,这个逃犯是因为盗窃而被判了7年刑,刚刚才服了3年刑就越狱了。当接到举报说这个逃犯藏在一栋居民楼里的时候,朱建国迅速连夜带人包围了这座楼房,这座楼房有4个单元,楼高10层,据报逃犯是藏在一单元的6楼,朱建国打开逃犯藏着的房间却发现逃犯不在房子里,应该是刚刚逃走。但这座单元的入口是已经封锁了的,并没有人出去,而且在朱建国他们打开逃犯的房门之前逃犯应该还是在房子内的,朱建国他们在并不大的房子内没有找到逃犯,逃犯显然是从窗户逃出去了。不过,要想从6楼逃到楼下去是不太可能的。朱建国一时没有了办法,叶武军在窗户前看了看向朱建国说:“可能是从窗台上逃到隔壁单元去了。你们看窗台外沿虽然很窄,也没有踩脚的地方,但窗外墙上有一条3厘米左右宽的墙缝,如果他的臂力很好的话,就可以借助这条墙缝爬到隔壁单元的房间去再从隔壁单元逃走的。”

    朱建国往窗外看了看,马上叫人在其他几个单元埋伏了起来,然后假装收队,果然不一会儿在旁边的二单元当逃犯正从二单元门堂而皇之想溜之大吉时抓住了他。

    后来,朱建国问叶武军:“你当时是怎么想到逃犯可能爬外墙从另一个单元逃走呢?”

    叶武军回答道:“我先看了协查通报,知道这个逃犯是个飞檐大盗,而且臂力很好,通报上说这个逃犯还曾经是个攀岩运动员。”

    从这件事情上叶武军显示出来他细心的一面。而平时只要是叶武军跟朱建国出去办事,他也是非常懂事,该看的看,该说的说,最主要的是嘴巴非常稳,从不把不应该说的事情传给不应该听的人。叶武军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朱建国是忠贞无二,至少现在朱建国在台上时是如此,从来对朱建国的决定都是坚决执行,绝不打折扣。刑警队的人在背后都称叶武军是朱建国的哈巴狗、跟屁虫。

    叶武军也跟朱建国一样不是省城本地人,他在省城也没有然后亲人。他的老家与朱建国的老家虽然不是一个县,但却只是隔了一条河,可以说就是家乡人。从这一点上朱建国同叶武军又生出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案中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案中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案中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