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若干年以后正文 第七十六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赶到公司,大门已开。门口站着衣冠楚楚的老板、老板娘,正望着前方的场地。循着他们的视线望去,三、四米开外的地上竖着六个炮仗,老王刚刚把它们一字排开。我赶紧对众人说声“新年好”,闪到一旁。

    “就等你了。”老板娘轻声说。

    我点点头,和他们一起驻足观看。

    老王掏出打火机,逐个点燃导火索。一个个炮仗呼呼地向上直蹿,在半空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隆巨响。我捂住耳朵,缩着脑袋仰视,心中有些忐忑:“炮仗会不会失控,从我们头上掉下来呢?”事实证明,我所担忧的现象根本没有发生。巨响过后,各种碎片、残渣如雨点般落下来,溅了满满一地。少数碎片弹到我的衣服上,很快又掉到了地上。

    接着,老王大步跨进公司。一分钟之后,他用竹竿挑着一长串的小鞭炮走出来。一点燃引信,鞭炮噼里啪啦作响。这回,我不怕了,笔直地伫立,凝视着越来越短的鞭炮串。

    终于,鞭炮放完,开门仪式基本结束。空气中那股刺鼻的火药味渐渐变淡。

    我忙对老板、老板娘拱拱手:“祝开门大吉,生意兴隆!”

    老板娘笑了笑,塞给我一个红包:“这是你的。老王的,稍早前给他了。”

    “谢谢!”我顺手揣进棉袄内层的口袋里。

    “小沈,你扫一下地。”老板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到屋内。老板娘、老王跟在他后面也进了门。

    我取来笤帚、簸箕,卖力地打扫起来。倒完垃圾,我回公司复命。一进门,我看见老板、老板娘坐在各自的办公桌前,目不转睛盯着电脑。老王坐在沙发上,认真翻阅这些天积压下来的报纸。

    我愣在那,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打量一下地面,比较干净,用不着打扫。于是,我轻手轻脚放好笤帚和簸箕,坐在另一张沙发上等候指令。

    老板娘第一个注意到我的存在:“小沈,扫好了?你先坐,暂时还没事情要做。你高兴的话,可以先去休息室。”

    “不了,在这等等吧!我还要去苏州吗?”

    “不用了。我们找了个亲戚,让他去苏州协助俊涛。除非他干不来,你才有可能过去。不过,这个几率非常小——人家的经验可是相当丰富,又是肯吃苦的料,而且跟我们交情不错。”

    “我懂了。”

    唉,那个曾经住过的房间要归属他人了!一时半会又见不到张毅了!真是有点可惜啊!既然真的不必去苏州,那在这边好好干下去,多做点事!

    我拿过一叠报纸,随手翻一遍,选了几篇文章精读起来。其中一篇历史评说令我一再摇头。撰稿人小有名气,以文笔优美著称。此文读来不觉枯燥,乍看来思路清晰,理直气壮,别有新声。但细细品味,却发现不少字眼里渗透着谬误,值得商榷。譬如吧,他喜用极端个例推断总体的缺点,一再拔高此种影响,乃至于上升到全民族的高度,然后高呼口号,瞄准靶子迭迭炮轰,大有“一人犯错,大家背锅,信我得救”之嫌。另一篇时评中的低级错误更令我好笑。原来,作者引用数据时总是罔顾统计对象的具体构成而高谈阔论。比如某厂去年平均工资下稍有下降,他就一口咬定职工生活水平滑坡了。普通人对此或许信以为真,但绝对骗不过懂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人。须知,平均工资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职工工资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工资水平不同的职工的构成情况。由于该厂去年大量招收新职工,这一部分人绝大多数工资水平较低,势必会拉低平均工资。试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假设去年只有父亲一人上班,年薪为六万元,而今年儿子参加了工作,年薪为三万元,父亲年薪则涨到八万元。这样的话,该家庭去年职工平均工资为六万元,今年下降至五万五千元,可家庭总收入由六万元剧增到十一万元,能说他们更穷了吗?看来,报上的文章绝非真理的化身,许多仅仅是一家之言,难免存在谬误,完全可以与之争鸣!

    稍过片刻,一个电话打进来。老板马上拎起话筒,和电话里的人交流。原来是某家公司向老板进货,要求立即送过来。

    老王听到电话铃响,把报纸往旁边一放,侧耳倾听谈话声。待老板挂断电话,他走上前,轻声问:“送货到官林?”

    “是的。”老板埋头填写送货单,“五吨纯碱。”

    填好后,他仔细审核一遍,交给老王。

    老王拿着送货单,朝我使了个眼色。我丢开报纸站起来,随他一同前往仓库。走了几步路,一整排仓库出现在我们面前。老板租用了其中的八间。老王的货车停在离仓库门不远的地方。

    由于各类货品的销售进度不一致,公司按照方便堆放的原则来安排化工原料的存储方位。故而,区区两个多月没来,我对仓库的堆放格局根本弄不清了。随手打开一间,满眼都是袋装、筒装的货品,却找不到需要的纯碱。好在老王立刻提醒,我顺利打开存放纯碱的那间仓库。仔细看了下,存货相当充裕,少说有十吨。

    老王拿起手机给装卸工打电话,叫他们赶快过来。不到十分钟,三男一女朝我们走过来。我道了声“新年好”。老王向三位膀大腰圆的壮汉递烟点火,寒暄了几句。随后,他们一齐走进仓库,到指定的位置搬货,一直扛到老王的车上。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我站在一旁注意,心中默点包数。老王不时帮他们托一把,合力推进车厢。毕竟是实打实的老手了,四人身荷重物疾步如飞,根本不需要停下来歇息。车厢越装越满,到最后货物高过了驾驶室。点数完毕,准确无误。装卸工喘口气,擦擦额头的汗珠,又用麻绳将货物捆扎牢固。随后,他们打声招呼走远了,去附近的另一家公司帮忙卸货。老王则驾着沉甸甸的货车驶向市场的出口处。

    我关紧大门,掉头走往一边的休息室。开门进去,正对着窗户的是一桌一椅,椅背后面的饮水机靠墙而立,旁边是一个水池,三把木椅子紧贴着对面的墙壁,最里面被一堆杂物占据。我拿起抹布认认真真擦拭一遍桌椅。然后,我坐在掉漆严重的桌子前,记录下上午的发货情况。在这个小房间里待到十一点半,始终不见老板打电话过来。

    已到午饭时间,我锁好休息室,去公司门口取了自行车,骑回家吃饭。饭菜早做好了,妈妈正等我一同吃饭。吃好饭,我和张毅通话,告知短期内不回苏州。他表示遗憾,嘱咐我有空常联系。随后,去卧室午休一会。醒后,我赶回公司,向老板请示。他说:“暂且没什么事。你在休息室等通知吧!老王回来后,还有一车货要送。”

    就这样,我又回到那个小房间候命。正当昏昏欲睡的时候,有人敲门。我一跃而起,开门一看:原来是老王!

    他满脸堆笑:“又一车货要送,麻烦你去开门。”

    于是,我们重复上午的流程,顺利装载完一车货,没出任何差错。老王再次发车离开。我仍回休息室枯坐,靠翻阅旧报纸消磨时光。整个下午没人打我电话,也没人来找我。我好像被整个世界遗忘了,在狭小的空间里虚耗时光。

    眼看快要五点钟,我离开休息室,到公司汇报情况。老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可以先走了。”我道完“再见”,转头望见老王在看杂志,也跟他说了一声“再见”。

    骑在自行车上,我不禁感慨:一天差不多结束了!

    的确,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所不同的似乎只有季节的变迁。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若干年以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若干年以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若干年以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