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若干年以后正文 第四十六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小年夜终于如期而至。这个节日在各地的日历里不尽相同。在我们宜兴,该日期排在除夕的前一页。这样说来,春节和我们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轻轻一戳就能窥见她的美丽倩影。这一天对我还有另一层特殊的意义——终于到了年终结账的日子,不仅可以拿到一大笔款子,还能领到或多或少的福利。

    我这天起得比较早,却不急于动身。临近年关,各家工厂的化工原料需求剧减,订单随之减少,公司不再那么忙碌,营业时间自然大为缩短。这会恐怕还没开门,早去不是干等么?这阵子,老板的主要事务当是奔走收债,结算欠款,酬谢重要客户,奉送年货。待到今天傍晚,公司也将停业过年。

    九点过后,我换上一件大衣出门,从车库推出自行车,然后骑上车稳稳当当地出发了。驶出小区,来到大街上后,我注意到: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较往常多出不少,加之路两旁停靠着车辆,路面变得十分拥堵。我并不打算下车推着走,便放慢速度,小心谨慎地在汽车的缝隙间穿行。拐过十字路口,我如蒙大赦,握紧龙头朝大桥冲刺。桥不算太陡,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杀到桥顶。我喘口气,顾不得环视四周的风光,继续赶路。

    下坡真是容易!自行车宛如自悬崖顶端倾泻而下的瀑布,毫不费力就冲到了平地上。我鼓足劲头沿着马路直行,很快看到如下的景象:路左边是数间白色拱顶仓库、一小排门面房。路右边是一整排门面房,已有数家店铺开门营业,门面房之间辟有数道出入口,沟通内外。原来,此地正是化工市场。我选取平时常走的一个出入口朝里边行去。先是直走,后是拐弯,不久抵达公司门口。我停好车,推开玻璃门,大步走了进去。

    公司办公室冷冷清清。老板正端坐在办公桌前,两眼紧盯电脑屏幕,嘴里叼着烟,神情严肃。我喊了声“老板”,不见他有丝毫反应。过了好久,他才意识到我的存在,连忙招呼道:“是小沈啊?来结账的吧?早就等着你来了。快坐、快坐!我有点事,你先等一下。放心,该给你的一分钱都不会少!”

    “好的,我不急。”我在沙发上坐下,“怎么没看到老板娘?”

    “她?出去买菜,估计快回来了。今天留老王吃饭,专门为他买的菜。那个老杨,你听说了吧?不但做事不麻利,拖拖拉拉,还老爱摆架子,常和装卸工吵架。实在不讨人喜欢!过完年,不让他来了,还是你来干。苏州那边,考虑另外找人,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如果找得到的话,你就在公司多帮帮老板娘,毕竟我少不了要往苏州跑。至于工资,可以酌情加一点嘛!”

    一听到可能不用去苏州,而且加薪大有希望,我顿时感到一股阳光照进了胸膛,暖烘烘的。

    我抑制住振奋,如是回答:“感谢你们的器重,我一定好好干!”

    老板点点头,继续盯着电脑,双手不停地敲打键盘,专心处理某项事务了。我不再开腔,拿起一旁的报纸信手翻阅。报纸薄薄几张,一遍翻过,感觉没多少可读性,唯有“小说连载”、“人物故事”栏目值得看看。后者刊登的一篇回忆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此文选自一位资深的经济学家的回忆录,郑重回顾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坎坷历程。老先生的大名和成就,我素有耳闻。作为许多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众多风云人物的共事者,他的回忆弥足珍贵。文中披露的大多数信息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觉得非常新鲜。

    看着这篇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耳畔不由得回荡起老大当年那番振聋发聩的话语:“同志,你以为单纯抓粮、油、棉等指标,就能逐步解决温饱问题了?这样的思维未免太线性了吧?难道其他因素的好坏无关紧要吗?难道从此一劳永逸,再无反复的可能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老大我不信。建议你就这个话题多看些文章,查个究竟,借机培养一下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切勿被那些不怎么懂历史,却胡言乱语的家伙牵着鼻子走!人嘛,不会质疑不行,没有主见也不行!人云亦云,岂不是太没头脑?”

    回想到这一段话,我在心里点评起来:“老大说得对!凡事要多想想,放宽思路,接触尽可能充分完整的材料,以求认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握住主线,这样才不容易头脑简单,满口胡说。读史不宜过粗,否则极易陷入误区,或夸大某些人、事、物,或忽视某些微妙的东西。比如,前后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如何评价它呢?乍看来,兴办了数十个企业,引进了若干西方技术,培养了若干洋务人才,创建了一支新式陆海军,翻译了一批西洋书籍,功绩不可谓不大,似应该高度肯定。但仔细钻研,你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原料、机器多购自外洋,部分资金须仰仗洋行,所用技术并非最先进,所雇洋师未必尽职尽责,且经营效益不高,舞弊严重;培养的人才数量相当有限,所学不全不精又不先进,且多有不能用其所学者,翻译水平不甚理想……洋务派的初衷是通过学习外邦器物,达到富强的目的。而甲午一战的拙劣表现不正是宣告这场运动高扬之目标落空吗?连国门都难以守住,还能夸夸其谈吗?”

    停顿了一会,我继续点评道:“听完老大的教导,我开始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深感自己对那段历史实在不能算懂,却一直自以为懂,妄加评说。眼前这篇高屋建瓴的文章则再次令我对当年的无知而愧赧。试想,面对人口激增,耕地面积下降的形势,不努力培育良种,推广种植行吗?试想,面对农作物急需化肥,自产有限的形势,不引进化肥设备,批量生产行吗?试想,面对灾害丛生,青黄不接的形势,不兴建水利设施,增强粮食储备行吗?试想,面对徒手劳作,费时费力的形势,不推进工业化,开发农业机械行吗?试想,面对布料需求日涨,棉田面积难扩大,不引进化纤设备,改变纺织原料结构行吗?试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粮、油等商品陆续取消票证,敞开供应,是不是可以胡吃海喝,高枕无忧了?否。应当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抓紧三农,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推进劳务输出……只有孜孜不倦、戒骄戒躁的奋斗,才能使温饱不再成为问题,切莫停下脚步!”

    思绪刚停下来,就听见有人推门而入,脚步声清脆。肯定是老板娘回来了。我扭头一看,果真是她!赶紧我站起来:“早啊,老板娘!”

    “小沈,来领工钱的吧?”老板娘手里拎着几个塑料袋,已经走到我的面前。

    “是的。老板说,等他处理完事情就结账。”

    “哦,我先去厨房拣菜。待会结完帐,你来找我。有一点年货要送你。”老板娘边说边往厨房方向走去。

    我答应一声,坐下继续等候。老板还是那么的专注,时而眉头紧蹙,若有所思。五、六分钟以后,他的注意力总算离开电脑屏幕,集中到我身上,整个人显得很放松。

    他用亲和的语气招呼我:“小沈,你过来!”我走到他跟前,摆出一副谦恭的姿态,等候他下一步的举动。只见他拉开一旁的抽屉,掏出厚厚一沓百元大钞(估计是十张一打,一时不能判明有几打)放在我面前,分明是早有准备。

    老板开口了:“小沈呐,过去一年你的表现很出色,态度认真、做事积极、从不犯错。我们都对你很放心,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算过了,差你两个月的工资。当初去苏州之前,和你讲好每个月工资加五百块,那么每个月就是三千块,两个月一共六千块。再加上奖金一千块,合计七千块。钱都在这里。我数过一遍,一张也不差。你再数数。”

    我拿起其中一打钱,快速数了一编,果真是十张。照这样算,这七打钱正好是七千块。我接着数剩下的六打,结果每一打都是一千块,准确无误。

    “对的,是七千块。”我把钱小心地塞到带来的信封里,再装进大衣的内袋。

    “那就好。我们打算年初八开门,到时候你稍微早点过来。我们准备了一些年货给你,别嫌少。去拿吧!”

    “谢谢老板。我在这里给你拜个早年,祝公司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祝你和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哈哈,领情了!也祝你新年快乐!”

    我点点头,整整大衣,转身朝厨房走去。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若干年以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若干年以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若干年以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